近日,寧夏自然資源廳發布消息稱,寧夏預測煤層氣資源量4000億立方米,勘查開發潛力巨大。據介紹,結合近年來煤炭資源勘查情況,寧夏2000米以淺煤層氣預測資源量約6000億立方米,剔除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已開發煤礦等不可開采區域,剩余煤層氣可開發區域6400平方公里,預測煤層氣資源量4000億立方米。
我國煤炭資源豐富,煤層氣預測資源量約30萬億立方米,占全球總量的12%,主要集中在山西、貴州等地。寧夏作為富煤省區,其煤層氣資源潛力近年來才被充分認識,其中賀蘭山地區因煤層變質程度高、含氣性好成為重點勘查區。
寧夏煤層氣資源得以被發現,一方面,得益于全國縱深推進找礦行動。一直以來,鄂爾多斯盆地西緣是我國重要的天然氣富集區之一,其資源潛力與勘探前景備受關注,但由于地質情況復雜,被視為煤層氣資源“匱乏區”。2011年至2020年,我國啟動找礦突破行動。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這一輪突破行動,石油、天然氣新增資源量分別為101億噸、6.85萬億立方米,發現17個億噸級大油田和21個千億立方米級大氣田。
通過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實施,找礦成果“井噴”,各地聚焦大宗緊缺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圍繞重點成礦區帶和重要含油氣盆地,實現一系列重大找礦突破,西部地區新增一批能源資源基地,中東部老資源基地資源基礎進一步夯實。
寧夏也在推進新一輪找礦豐富“聚寶盆”。2024年,寧夏實施20個勘查項目,查明煤炭資源量11億噸、煤層氣資源量320億立方米,全區煤炭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煤層氣探采一體開發利用實現歷史性突破,高水平建成綠色礦山20家,走在西部地區前列。
另一方面,放眼全國,技術進步驅動勘探突破,政策支持與戰略需求均助推煤層氣資源不斷被發現。其中,三維地震、水平井鉆探、智能排采等技術的應用,大幅提升了資源勘查精度和開采效率。此外,能源安全新戰略和環保政策推動煤層氣勘探投入增加。“十四五”期間,多地將其納入礦產資源規劃,并通過礦權出讓、稅收優惠等政策吸引企業投資。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煤層氣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煤層氣行業競爭格局逐漸形成,大型煤層氣企業憑借技術優勢和規模化運營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這些企業在煤層氣勘探、開采、加工和銷售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實力和經驗,為煤層氣行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小型和民營企業也在市場中尋找機會,主要集中在一些資源豐富但開發難度較大的地區。
煤層氣行業也面臨挑戰,如地質條件復雜、投資回報周期長、安全風險高等。不過,這些挑戰反而成為行業創新和產業升級的動力。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融合,可以探索新的開采模式,提高資源回收率;通過加強監管和安全管理,保障煤層氣開發的可持續性。
業內人士表示,煤層氣突破是“技術革新+政策引導+理論支撐+市場需求”協同作用的結果。未來需聚焦智能化開采技術迭代及全產業鏈整合,推動煤層氣從“補充能源”向“主力能源”升級。(記者 渠沛然)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