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煤炭生產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國家能源安全保障有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18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日前公布今年上半年煤炭生產情況。數據顯示,電煤供應穩定有序。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6月,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24.0億噸,同比增長5.4%。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4.2億噸,同比增長3.0%,日均產量1404萬噸。原煤生產平穩增長。在進口煤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國共進口煤炭2.22億噸,同比下降11.1%。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張宏表示,全國煤炭生產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電煤供應穩定有序,電煤庫存繼續保持較高的水平,能夠滿足迎峰度夏期間電煤的穩定供應和保障穩定。


      全國煤炭智能開采產能占比首超50%


      記者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了解到,全國智能開采產能占比歷史性突破50%,1.6萬余個高危崗位實現無人化替代,這標志著煤礦安全高效發展進入新階段。


      在內蒙古黑岱溝露天礦,智能化開采技術正深度應用。載重超過300噸的無人駕駛礦卡通過5G網絡接收指令,沿預設路線自動運行;巨型電鏟精準裝載土石,全過程無需人工操作。整個礦山系統響應速度達0.001秒,實現近40臺設備的協同作業。礦山部署的感知網絡包含多重監測系統:激光雷達與4D光場可實現250米范圍微物識別,高精度雷達可監測1毫米級山體位移。生產環節創新采用廢棄機油再生技術,每年轉化8000多噸危險廢物為高性能炸藥,爆破威力提升15%。同時,配套智能爆破方案使爆破頻次降低40%,有效減少地質擾動。


      在黑龍江龍頭煤企龍煤集團,記者看到,企業新建成5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配套升級32項無人值守生產輔助系統,并完成1251臺套關鍵設備更新——涵蓋生產運輸、監測監控、災害防治及智能化控制等領域。這次改造推動采煤機械化率躍升至99.5%,高危崗位人員壓縮90%,人身傷害風險大幅降低,安全效益實現質的飛躍。


      中煤協會數據顯示,全國已建成智能煤礦907處、智能工作面1806個,智能開采產能占比首超50%,替代1.6萬余個高危崗位。


      全國煤炭立體輸送格局基本形成


      為應對煤炭產能持續釋放,全國交通系統全力開啟能源保供攻堅模式,最近新開通了新疆到江蘇的煤炭專列。


      近日,一列滿載3500噸新疆能源集團石頭梅露天礦優質煤炭的專列跨越千里,順利抵達江蘇新海電廠,專列的開通為華東地區能源安全注入“新疆力量”。


      截至7月24日,在新疆鐵路部門日均發運煤炭41萬噸,累計外運煤炭5077.4萬噸,同比增長12.3%。被譽為“中國重載第一路”的大秦鐵路更是火力全開。7月以來,這條承擔全國鐵路五分之一煤炭運量的鐵路,日均運送煤炭達到105萬噸。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表示,目前,全國已建成了“七縱五橫”煤炭鐵路運輸干線,建成了以北方七港為主的煤炭下水港和南方接卸港口,建成了33條以輸送煤電和新能源發電為主的特高壓輸電線路。全國煤炭立體輸送格局基本形成。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