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近日從發改委產業協調司一位官員處獲悉,發改委能源局、產業政策司等相關司局日前召開會議,醞釀重新啟動電網輸配分開改革,試圖從根本上啃下電力改革中的這塊硬骨頭。“下一步將聯合發改委其他司局推出具體方案,然后再征求其他相關部委意見。”該官員表示。
目前正在參與中國“十二五”能源戰略規劃的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分析:“電價改革被發改委列為2010年壟斷行業改革和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重中之重,而輸配電價獨立核定、輸配分開則是電改的核心。”
國家發改委3月30日提醒,今年部分地區仍將存在電力供應緊張的可能。分析人士據此認為,今年“煤電頂牛”的矛盾更加突出,大用戶直購電這一電力改革中的關鍵有望深入。
記者注意到,發改委在《關于做好2010年電力運行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表示,積極安排落實大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電量,統籌制訂電力電量供需平衡方案。發改委副主任彭森在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表示:“今年將繼續推進電力改革進程。”發改委此番表態,被認為是對大用戶直購電試點的肯定。
國家電監會總監譚榮堯也表示,大用戶直購交易是電改重點之一,應該逐步擴大雙邊交易范圍。為核準首個直購電試點項目,去年三部委發改委、能源局、電監會專門出臺了電價規范通知。
三部委批復直購電“試點”,即通過直購電的實施改變電網對輸配價格的壟斷現狀。據悉,直購電試點項目中,電網的輸配電價被劃分為兩部分,其中東北電網公司輸電價格每千瓦時0.017元;遼寧省電網公司基本電價執行大工業基本電價標準,每千瓦時0.10元。
“這種劃分盡管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輸、配電價分開,但可以視為博弈后的折中方法。” 一位長期關注電力改革的專家告訴記者,這顯示了電力改革的曲折性。“三部委規定,當前的直購電輸配電價格原則上按電網企業平均輸配電價扣減電壓等級差價后的標準執行。”他告訴記者。
但三部委的通知同時要求,各級政府和電網企業不得自行提高或降低電力用戶銷售電價,不得自行以大用戶直接交易等名義實行電價優惠。問題的復雜性在于,在現有的電力價格體系下,政策對各利益相關方仍不平衡。
至于未來電力改革后如何保證電網的收益,發改委價格司電力價格處處長李才華的觀點是,政府認為電網企業的改革方向是保持其收入穩定,而這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據悉,發改委電價改革方案的總體思路是,遵循電力改革的方向,打破壟斷,輸配分開,最終形成上網電價、輸電價、配電價和銷售電價。
推進輸配分開一直是國務院關于電改的核心內容之一。2002年,國務院公布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俗稱5號文件的總體目標之一,就是輸配分開。但時至今日,輸配分開卻沒有取得實質性進步。
“在于既有利益格局。”林伯強分析,輸配分開是打破電網壟斷電力市場,構建有賣方發電企業、有買方配電企業市場主體的電力市場體系的核心舉措。“輸配電價涉及輸電網、配電網分開問題,有可能牽扯對電網公司上萬億的配電網資產進行拆分,因此爭議很大。”林百強說。
記者注意到,電監會也把核定輸配電價工作作為2010年工作重點。譚榮堯近日強調,要加快輸配電價改革,理順電價形成機制,“電價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研究制定出合理的輸配電價。”多位接受采訪的專家表示,落實電價改革方案,再開展輸配分開改革試點等工作,將是電監會未來數年的工作核心。基于此,發改委能否和電監會聯手,共同推進電網輸配分開,成為許多人的共同期待。(楊仕省)
來源:華夏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