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邁入高油價時代
專家表示,未來國際油價或呈階梯式上漲,國內油價上調壓力將加大,必須控制石油對外依存度過快上升
時隔5個月之后,國內成品油價終于迎來年內首次調整。自14日零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320元,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零售價格每升分別提高0.24元和0.27元。
國家發改委稱,此次調價統籌考慮了國內經濟形勢、成品油市場供求情況及下游用戶承受能力等因素,對提價幅度作了適當控制。據匡算,這次成品油價格調整直接影響當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 P I環比上升約0 .07個百分點,間接影響可能略大一些,但總體影響有限。
盡管如此,國內各地汽、柴油零售價格經過此番上調后,均創下了歷史最高位。以北京市為例,調整后的97號汽油和0號柴油的最高零售價分別為每升7.37元和6.88元,雙雙超過或逼近7塊錢。專家表示,未來國際油價有可能出現階梯式上漲,國內油價上調的壓力將逐步加大。
“毫不夸張地說,我們已經邁進了高油價時代。如果國際油價今年漲到100美元,那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今年2月中旬以來,受全球經濟復蘇向好等因素影響,石油需求上升,國際市場油價連續上漲,3月份后基本維持在每桶80美元以上,4月6日W T I原油期貨收盤價格為每桶86 .84美元,達到近一年半以來的最高水平。
盡管國際油價在最近幾個交易日有所回落,但國際投行巴克萊資本在1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預測,國際油價將再次反彈,預計未來幾個交易時段內,油價將逼近89.87美元至90美元區域,且可能上探92.25美元至94美元。
林伯強認為,在未來一大段時間,國際油價很可能會呈現出階梯式上漲的態勢,即85美元的價位維持一段時間,然后再上升到90美元,以5美元為一個臺階不斷攀升。
“目前來看,全球的石油供需格局沒有明顯改變。”林伯強表示,需求方面,包括新興國家在內的需求該增長的還在增長,而發達國家的需求雖然受到了抑制,但也沒有明顯下降;供給方面,全球石油產能最近幾年也并沒有得到擴大。
林伯強表示,國際油價重返高位對全球經濟而言肯定是一個打擊。我們尤其需要警惕的是,2009年,我國石油消費對外依存度比上年提高2 .5個百分點,達到53%,也是歷史新高。國際市場石油價格變化對國內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
“世界上對石油依存度最高的國家是美國,達到62%,如果中國的對外依存度每年增長2%,那么到2015年,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將超過美國,接近65%,這是非常危險的。對中國而言,石油對外依存度應該控制在50%,而62%必須成為一條警戒線。”林伯強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林伯強認為,2008年國際油價從80美元上漲到140美元不過幾個月的時間。面對高油價,中國必須增強危機意識,現在開始行動。未來,中國的石油戰略必須以節流為主,開源為輔,同時積極尋找石油替代,比如電動汽車、新能源等。
近期中國成品油歷次價格調整:
2009年11月10日,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上調480元;
2009年9月30日,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下調190元;
2009年7月29日,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下調200元;
2009年6月29日,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上調600元;
2009年5月31日,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上調400元;
2009年3月25日,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90元和180元;
2009年1月15日,發改委決定再次降低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40元和160元;
2008年12月19日,汽油出廠價每噸降低900元;柴油出廠價格每噸降低1100元;
2008年6月20日,上調汽油、柴油價格每噸1000元,上調航空煤油每噸1500元;
2007年11月1日,上調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價格每噸各500元;
2007年1月14日,下調汽油出廠價格每噸220元;下調航空煤油出廠價每噸90元;
2006年3月26日,上調汽油出廠價格每噸300元;上調柴油出廠價格每噸200元;上調航空煤油出廠價每噸300元;
2005年7月23日,上調汽油出廠價格每噸300元;上調柴油出廠價格每噸250元;上調航空煤油出廠價格每噸300元;
2005年6月25日,上調汽油出廠價格每噸200元;上調柴油出廠價格每噸150元;上調航空煤油出廠價格每噸300元;
2005年5月23日,降低汽油出廠價格每噸150元;
2005年5月10日,上調柴油出廠價格每噸150元;
2005年3月23日,上調汽油出廠價格每噸300元。
來源: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