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量恢復、煤價下跌、電價上調三大因素支撐發電行業2009年整體回暖。電力行業業績分化,火電類公司業績提升明顯,東部沿海地區企業盈利表現優于內陸企業。電網企業前8個月一直處于虧損,隨著豐水期成本較低的水電供電量比例提高以及11月20日銷售電價上調,下半年電網公司經營狀況逐漸好轉,全年電網公司扭虧為盈,但利潤總額較2008年大幅下降。
近年來,我國電力工業結構調整趨勢不斷強化。2009年電源投資有所放緩,電網投資近7年首度超過電源投資;火電、水電新投產機組數量趨減,以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裝機明顯增加。截至2009年底,我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613萬千瓦,成為僅次于火電、水電的第三大電源形式,但一定時期內電網建設滯后仍是制約風電發展的主要瓶頸。2013—2015年將是我國核電機組投產的高峰期,龐大的投資規模為中國的裝備制造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低碳經濟成為兩會熱議話題,預計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及相關政策將在會后陸續推出。
預計2010年全社會用電需求增速約7%,機組利用小時有望止跌回升,煤炭價格上漲約10%,發電企業利潤水平基本與今年持平,電網公司利潤較2009年將大幅增長。電價政策是煤電博弈的焦點,更是影響經濟發展模式的重要因素。2009年以來政府相關政策的推出釋放了電價改革正在朝著市場化方向推進的信號,其中開展大用戶直購電試點工作、推出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成為政策亮點。2010年電價改革有望在大用戶直購電推廣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核算輸配電價、啟動煤電聯動、推出光伏標桿電價或將成為政策重點。□韋巍/文
來源:中國企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