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煤炭價格的上漲使得大量用煤企業紛紛投資煤礦。據業內專家介紹,目前我國已有16個行業的企業在大力投資煤礦,總生產規模達到約3億噸,而這可能導致新一輪的煤炭產能過剩。
據初步統計,截至2009年底,不含參股煤礦,非煤央企在國內投資煤礦133處,設計生產能力3.19億噸,原煤產量1.72億噸。據專家介紹,五大發電集團及華潤集團目前年產煤炭1億噸,在建和已經拿到批文的項目約2億噸產能,2010年將達到3億噸產能,2015年將進一步增加至7億噸,煤炭自給率高達50%以上。
專家認為,產業融合、行業交叉不僅會出現不同行業間爭資源、爭市場、爭人才的問題,也打破了原有的產業布局,成為新一輪產能過剩的復雜因素之一。 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09年底,全國已經取得采礦權的煤礦項目共計14423個,總產能超過36億噸。2010年全國僅近千萬噸級的新增大型煤炭項目就設計14780萬噸的年產能,煤炭年產能平均增長約2億噸,其中電力行業的項目有6項,共新增煤炭產能9000萬噸。
2004年以來,我國煤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一直保持較高增速。即便是經濟發展遇到重重困難的2008年,煤炭開采及洗選業固定資產投資與2007年比仍增加2411億元,增長33.6%,2009年與2008年比增加3021億元,增長25.9%,這表明煤炭產能仍處于較快增長期。可以說,這一輪煤炭開采業投資的高速增長和煤炭產能的不斷釋放,如果不加以有效調控,勢必讓我們無可避免地迎來新一輪煤炭產能過剩,造成市場供求關系失衡。同時,煤炭是高危行業,非煤企業投資煤礦,最起碼辦礦初期在人才、專業技術、管理等方面并無優勢可言,加之我國煤炭地質條件相對復雜,投資的風險性也應該研究和重視。
據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的1月至2月煤炭行業運行情況,前兩月全國原煤產量4.69億噸,同比增長30.5%,增速同比加快26.9個百分點。全國鐵路煤炭日均裝車81829車,同比增長24.9%,而去年同期為下降10.3%;完成煤炭運量3.27億噸,同比增長19.5%,去年同期為下降9%。前兩月煤炭供需基本平衡。2月末,秦皇島港存煤786萬噸,比去年末增加250萬噸;全國重點電廠存煤5135萬噸,比去年末增加1305萬噸,可用天數超過15天。
來源:中國煤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