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黃鸝日前在出席“CIPPE2010國際石油石化裝備產業發展論壇”時表示,去年能源行業調整結構的步伐在加快,新增裝機容量8970萬千瓦,清潔能源比重占32.2%。去年,中國用在核電、風電領域的投資遠遠高于火電投資,核電投資提高幅度完成額達到75%,風電為44%,而火電投資在逐步降低,清潔能源比重在不斷上升。
去年新能源發展迅速,內蒙古風電并網達到500萬千瓦,第一個1000萬千瓦的風電機場在酒泉開工,第一個兆瓦級的風電機場已經在敦煌開工;于此對比的是,火電裝機門檻提高,在華東、華南以及京津等發達地區,新上火電一般要求以百萬千瓦計組,都是大火電機組。
黃鸝透露,今年發電量同比可能要增加8.5%,新增電力裝機容量投產7500萬千瓦。她還透露,火電裝機增幅將逐步降低,重點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我國的火電裝機要走出國門,除了東南亞市場外,我國正和印度、非洲以及中亞等國家談火電出口。
據悉,今年水電將要突破2億千瓦。我國的水電資源大概4億千瓦左右,現已形成13個大的水電基地,規劃裝機2.7億千瓦。但今年兩會期間,很多代表呼吁,認為“十二五”規劃對于水電裝機的規劃有些保守,建議水電到2020年裝機達到3.5億千瓦,以滿足非化石能源占比15%的要求。“國家能源局也正在考慮人大代表的議案,到底是3億千瓦還是3.5億千瓦,會有一個綜合的考慮。”黃鸝認為,水電開發牽扯較多。
在核電方面,黃鸝透露,目前我國只有不到10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正在運行中,大概占整個裝機容量的1%左右。而“積極發展核電”是我國2020年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的目標。
針對國內風電組裝廠過多的質疑,黃鸝表示,我國目前是國際上風電發展最快的國家,目前國內風電組裝廠(整機裝配廠)有80多家,組裝廠過多,且技術含量比較低。因此,去年年底國家提出了要抑制部分產能過剩的行業,其中包括了風電。黃鸝認為,中國風電的發展,還有很多關鍵零部件生產能力遠遠不夠,為此國家鼓勵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產業化。△(華艷)
來源:中國礦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