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不斷加大品種權保護力度,我國農業植物新品種權的申請量逐年增加。截至去年底,全國農業植物新品種權申請量超過1.8萬件,授權量超過8000件。
這是記者12日從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舉辦的中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頒布20周年座談會上了解到的。
植物新品種是進行農業生產的重要生產資料,是發展現代種業和掌握農業發展主動權的關鍵。我國于1997年3月20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標志著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的建立。根據相關規定,我國對農業植物品種權的保護期限自授權之日起為15年。
如今,加強植物新品種保護已經成為我國實施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建設知識產權和種業強國重要組成部分。授權品種中涌現出一批優秀的水稻、玉米、小麥品種,尤其是推廣面積前十位的品種幾乎全部是授權品種。
下一步,農業部將加快推進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修訂,通過加強對原始創新品種的保護、擴大保護范圍、延長保護期限和鏈條、規范優化審查測試程序、加大維權執法力度等方式,全面提高植物新品種保護水平。
同時,進一步擴大植物新品種保護范圍。我國對申請保護的品種實行名錄制,農業部已公布10批保護名錄,包含138個植物種屬,還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目前正在開展第十一批保護名錄的征集工作,目標是將優質綠色專用品種、當地優勢特色品種等能夠滿足產業、市場和公眾迫切需求的品種納入保護范圍。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