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憂慮大豆進口 依賴度過高聽聽南北美的農民怎么說


    來源:一財網   作者:邵海鵬    時間:2017-04-17





      在2015~2016年度,中國的進口量為8323萬噸。該年度,中國的大豆產量為1178.5萬噸,進口依賴度高達87.6%。


      在世界大豆貿易的天平兩端,出口國和進口國,可謂彼此相互依存。


      在日前舉行的“南北美大豆可持續生產和消費重要性暨與華貿易論壇”上,占全球大豆出口總量絕對比重的美洲六國(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巴拉圭、美國、烏拉圭)出席。


      根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4月份世界油籽市場和貿易報告,2015~2016年度,大豆的全球出口總量為13223.9萬噸。其中,巴西(5438.3萬噸)、美國(5268.8萬噸)、阿根廷(992萬噸)、巴拉圭(531萬噸)、加拿大(425.8萬噸)分列前五位。


      此外,該報告稱,2016~2017年度,由于產量增加,烏拉圭大豆出口預計為300萬噸,比上月預測值高出50萬噸。


      這也就意味著,這6個國家的出口量占全球出口總量的比重接近98%。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5~2016年度,中國的進口量為8323萬噸,占全球貿易量的比重為62.9%。該年度,中國的大豆產量為1178.5萬噸,進口依賴度高達87.6%。


      在國內,也一直有聲音關注大豆畸高的進口比例。針對第一財經關于六國是否會考慮聯合抵制出口大豆到中國的提問,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主席、大豆協會理事吉姆·米勒(JimMiller)回應稱,此番代表團來華目的不是為了控制對華出口,而且任何一人都不會這么做,也都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我們的存貨太多了。”


      米勒稱,在美國,種植的大豆95%是基因改良大豆,58%出口,其余用于美國本土消費。


      他說,中國是代表團各國的大豆第一大進口國,也是第一大客戶,如果沒有中國的進口,各國都會損失掉大豆的價值,就會變得沒有意義。


      梳理前述報告也可以發現,在全球大豆前五大生產國中,出口貿易量占產量的比重從高到低依次為,加拿大(66.8%)、巴拉圭(57.6%)、巴西(56.4%)、美國(49.3%)、阿根廷(17.5%)。其中,前四個國家的出口貿易量均超過或接近50%。


      換句話說,在世界大豆貿易的天平兩端,出口國和進口國彼此相互依存。中國每年8000多萬噸的大豆進口量也極大地影響著這5個國家的出口。


      此外,出席此次論壇的主要大豆生產國,在歷史上曾經付出過環境生態破壞的代價。正因此,這些國家走上了可持續發展道路,從技術、物流等各方面發力,并建立起一整套法律法規體系。


      米勒提到,生物技術可以在提高單產的同時,讓有限的資源可持續使用。


      在論壇上,阿根廷大豆產業鏈協會會長羅多爾福·羅西(RodolfoRossi)稱,美洲的大部分大豆和玉米生產都使用生物科技種子。之所以美洲農民大力支持生物科技,在于科技幫助他們以更少的投入生產更多的產品,同時有助于減少環境影響。


      他提到,中國的大豆(和部分玉米)主要從美國、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進口。作為大豆主要生產國,只有這些技術得到中國的批準才會有作用。中國政府和其他國家政府都有權力對每個轉基因品種進行許可和批準,但是希望各國的審批機構能夠協同批準。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農業部上調2016、2017年度玉米和大豆進口預估量

      農業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發布“4月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上調2016 17年度玉米進口量預估至100萬噸,較上月預測數調增20萬噸,主要原因是東北部分玉米加工企業開工率偏高,價格較低的烏克蘭玉米進口增加
      2017-04-12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