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2日-23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光伏+創新發展論壇暨領跑者基地經驗交流會”上傳出消息,全國首個光伏發電“領跑者”基地項目——大同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下稱大同光伏示范基地)整體驗收情況全部合格。
論壇期間,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規劃處張曉東處長強調,以大同為代表的光伏“領跑者”項目,為光伏行業引入競爭機制、促進成本降低作出了重要貢獻。
光伏“領跑者”項目是國家為了加快光伏平價上網速度,自2015年開始計劃每年通過制定激勵政策,鼓勵選用同類可比范圍內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光伏產品。
大同市發改委副主任王明生介紹稱,大同光伏示范基地于統計時段內(1月10日—2月14日)累計發電量達到1.5億度,發電能力高于可研階段設計發電能力,且高于同等資源水平條件下光伏電站發電能力。
\
作為典型煤炭資源型地區,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大同因采煤業的過度開發而經受著嚴重的地表沉陷,大同采煤沉陷區總面積1687平方公里。然而,良好的光照資源、大量的閑置土地以及完善的電網接入設施,使得該地區具備發展光伏產業的條件。2013年,大同市政府提出了在采煤沉陷區建設大型光伏發電基地的設想。
大同光伏示范基地,是中國首個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的大規模光伏電站基地。該基地于2015年6月獲批,總建設規模為100萬千瓦,包括7個10萬千瓦和6個5萬千瓦的單體項目,基地項目于2016年6月30日全部并網,實現了年內開工建設、一年內并網發電的預期目標。
該基地建成并網后,大同市發改委委托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啟動了基地驗收工作。2017年2月,基地驗收工作全面啟動,分別對項目單體和基地整體同時進行驗收。
日前,業內流傳的一份文件顯示,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于2017年建設光伏發電先進技術應用基地有關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規定2017年光伏“領跑者”基地共計建設8GW-10GW,相較于去年總計5.5GW的規模擴大了近一倍。每個基地本期建設規模不小于50萬千瓦,最大100萬千瓦。
此外,業內此前一直盛傳的“超級領跑者”基地項目也正式出爐。該意見稿將其官方定義為“光伏發電前沿技術應用依托基地”,每個基地建設規模50萬千瓦,在2-3年內建成,第一年內建成規模不少于建設總規模的10%且不超過30%,在三年內全部建成。
“超級領跑者”項目基地將以擁有前沿技術的光伏產品制造企業為選擇對象,符合條件的光伏產品制造企業的光伏電池前沿技術指標,相比普通“領跑者”指標有較大提高,且具備擁有原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建成試驗生產線或初步形成產能等特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