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對接東盟的窗口,廣西近年來正加速搭建一條中國—東盟農業經貿、技術、人員往來的國際通道,將雙邊農業經貿交流合作推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水平。
廣西農業廳廳長劉俊此前表示,廣西當前正在搭建中國(廣西)—東盟農作物優良品種試驗站,在東盟國家建設以水稻等糧食作物為主,水果、蔬菜等經濟作物為輔的農作物種植基地,并逐步延伸產后處理、精深加工、物流倉儲及貿易等產業鏈,拓寬雙邊農業合作。
“部分東盟國家農業發展水平相對中國滯后,急需引進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品種和設施來提升本國農業生產能力,保障農產品穩定供給。”劉俊說,目前廣西已在老撾、越南、柬埔寨設立了農作物優良品種試驗站項目。通過該平臺帶動農業欠發達東盟國家提升農業生產技術水平,打造中國—東盟農業合作范本。
據廣西農業廳數據,截至目前,前述三個中國(廣西)—東盟農作物優良品種試驗站共為合作國引進中國試種示范水稻、玉米、果樹、蔬菜等新品種共300多個,篩選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20多個,累計示范推廣面積近4萬畝。
在開展試驗站項目建設的基礎上,廣西官方還與東盟多國建立了一批農業技術示范基地,以推廣中國優質的農業新科技,成為東盟國家農民學習參觀和培訓的重要基地。
經過數年努力,中國(廣西)—老撾農作物優良品種實驗站為老撾帶去了哈密瓜無土有機栽培種植技術,讓“中國甜瓜”首次在老撾境內開花結果;簡易大棚避雨栽培技術、有機農產品生產技術等中國優質農業科技亦在當地推廣應用。
“柬埔寨農業當前面臨著突出的種子退化問題,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亦待更新發展。”廣西福沃得農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蘭暉焰說,目前其所在公司為柬國引入中國先進農業智能化管理系統,可實現土壤墑情、氣象監測、遠程監視、遠程控制、農產品溯源、水肥一體化等功能,是當地目前最先進的現代農業智能化管理系統。
按照廣西官方計劃,廣西下一步將對現有優良品種試驗站項目進行擴建或續建,并確定在印尼、緬甸實施優良品種試驗站新建項目。
受益于中國—東盟自貿區“零關稅”政策和中越邊境便捷的口岸通道,廣西近年來與東盟的農業貿易往來日漸熱絡。廣西官方大力推動中資企業赴東盟投資農業,目前已批準企業開展農業境外投資項目67個,協議投資總額達10.1億美元。
據廣西商務廳數據,2017年1-6月,廣西農產品對東盟出口總額為39.3億元人民幣,增長33.6%;越南成為廣西出口農產品最大市場。
廣西商務廳副廳長許瑾近日表示,今年廣西將啟動“渝新歐”、“鄭歐”冷鏈班列對接,圍繞“渝桂新”南向通道加快規劃建設大型物流園區和冷鏈基地,加強物流樞紐和重要節點集疏運設施建設,為中國—東盟農貿合作構建更為便利的物流通道。
廣西農業廳負責人透露,廣西未來將組織實施中越邊境現代農業合作技術示范基地建設項目,支持中越邊城百色、崇左、防城港等沿邊地區農業開放開發,打造境內國家級、廣西壯族自治區級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支持開展與越南在病蟲防控、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等方面的合作,鼓勵中國企業集群走進東盟市場,促進境外投資向農業全產業鏈延伸。(鐘建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