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創新助力棲霞農業富民


    來源:南京日報   時間:2017-09-04





        截至目前,棲霞區已建成設施農業面積3.16萬畝,占總面積的40%以上;通過與高校院所合作,技術創新產值在農業生產中的貢獻率已達70%……棲霞區農業局副局長湯春華昨天介紹,棲霞全面推廣農業科技應用,科技創新讓農民得到真正的實惠。

      “棲霞區涉農街道僅有八卦洲、西崗、龍潭3個。農業用地少,加大 科技含金量 才能產生高效益。”湯春華介紹,從2010年起,棲霞全面建設農田大棚,推廣設施農業的發展,區內涌現出了瑞島卉洲、虹彩、俊紅、圭易、緣派、立乾、芳草渡等一批高科技農業生產企業。在農業科技的支撐和農業創新技術示范區的引領下,八卦洲現代農業園區還被評為省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第一批國家級“星創天地”。

      建大棚只是一個方面,科技創新技術支撐更為重要,育苗選種、培育扦插、科技灌溉等每個步驟都有發揮科技優勢的余地。棲霞區近年來已陸續和10多個高校、科研院所達成合作協議。僅八卦洲就與南農、省農科院、揚大等10多家科研院所對接,引進科技創新型項目。去年6月,棲霞區政府則與南農大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在八卦洲紅杜鵑農業合作社的有機草莓立體種植基地,鋼架上鋪著黑布、草莓種在有機基質內、滴管施肥澆水、自動控時器控制,全程無人工操作,市民可以進棚站著自由采摘。示范基地工作人員說,“草莓是揚大引進的新品種,立體種植技術也是揚大提供的。”目前,園區有對接指導專家48名,建成了草莓基地、連棟鋼架避雨葡萄種植基地、北美冬青種植等基地。

      在龍潭街道,與省農科院合作的“水一方”項目有280畝彩色水稻,以及7000畝優質稻米基地。西崗街道與省農科院技術合作,引進“南梗46”等新品種水稻。

      “深化農業產學研,離不開政府的投入扶持。”八卦洲街道農業科科長蔣惠瑤介紹,八卦洲園區近期拿出300畝科研用地和500平方米試驗場所,棲霞區財政投入180萬元,與揚州大學簽訂了3年共建科技協議,打造蘆蒿、草莓及球根花卉三大基地。去年,區財政扶持了11項優質技術的推廣應用,省市財政則重點扶持了設施葡萄科技的推廣應用。對設施農業大棚的建設補助,市財政投入了50%。截至去年底,園區累計投入各類建設資金3.51億元,其中國家和省、市、區財政補助資金1.46億元。

      棲霞還有自己的特色做法——培養職業農民。八卦洲街道與江蘇農林學院合作辦學,3年來選拔了30多名高中畢業生入學,培養蔬菜園藝專業“訂單生”,由街道提供學雜費。今年以來,棲霞已開展各類職業農民培訓534人次。

      科技創新這顆棲霞農業的“金種子”,如今已在市場上結出碩果。“樺墅大米”售價較普通大米高出2—3倍、高品質“陽光玫瑰”葡萄一斤賣30多元仍供不應求、架子草莓比普通草莓貴出5倍,受高端消費者青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