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基于中國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分析周報(2020年第33期,以下簡稱“分析周報”),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指出,10月15—10月23日期間,煤炭產能有所釋放,電煤價格高位回調。中電聯分析稱,在經歷50天的持續上漲后,上述時間段內,曹妃甸港電煤現貨價格高位略有回落,但仍處于紅色區間。10月23日,CECI曹妃甸指數5500大卡、5000大卡和4500大卡分別為604元/噸、548元/噸和480元/噸。
中電聯近日發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也指出,中國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曹妃甸指數)顯示,前三季度各期5500大卡現貨成交價波動范圍為464-608元/噸,9月底市場電煤價格已超過600元/噸,進入“紅色區間”。
分析周報顯示,10月中旬,隨著保供增產政策開始落地以及煤管票等管控措施稍有放松,煤炭產能有所釋放,坑口價格漲勢收緩。大秦鐵路秋季檢修期間,北方港口煤炭調入量略低于平均水平,北方港庫存繼續降低且持續低于上年同期,其中秦皇島港庫存自8月下旬以來持續在500萬噸低位水平波動;高卡低硫煤依舊短缺。保供增產政策及東北地區煤炭保供措施釋放積極信號,影響市場預期發生變化,帶動港口現貨煤價高位下行。
此外,盡管CECI沿海指數(周)和CECI曹妃甸指數(日)現貨成交價環比高位略有下降,但仍處于紅色區間;CECI進口指數到岸綜合標煤單價繼續在價格底部區域震蕩,樣本量持續處于歷史低位;CECI采購經理人指數及其供給、需求、庫存分指數均環比增加且處于擴張區間,價格、航運分指數環比下降且均跌回收縮區間。
據記者了解,2017年11月,中電聯發布中國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沿海指數,被國家發改委納入2018、2019年度電煤中長協定價體系。截至目前,CECI指數體系覆蓋了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反映歷史價格和價格預期兩種價格,并具有周指數和日指數兩種表現方式,即上述四個價格指數。
CECI沿海指數價格曲線圖顯示,2019年CECI沿海指數整體波動較2018年明顯收窄,逐漸趨穩,與2018年的劇烈波動形成鮮明對比。2019年全年價格最高為635元/噸,最低547元/噸,差值88元/噸,而2018年該差值為183元/噸。
2019年年末,CECI沿海指數5500大卡綜合價開始低于570元/噸,進入“綠色區間”,電煤供需關系從緊張轉為總體平衡。但在今年第三季度,電煤價格開始反彈。中電聯10月初發布的《CECI指數分析周報》顯示,臨近國慶,國內煤炭主產區安全檢查力度加大,煤炭管控依然嚴格,停限產煤礦較多,整體供應偏緊,電煤需求有所增加,煤價普遍上漲。
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葉春告訴記者,自今年5月底以來,CECI進口指數價格持續在底部區域震蕩。進口煤嚴格管控政策持續對終端用戶進口煤采購產生顯著影響,9月中旬以來,全國絕大部分電力終端用戶進口煤配額消耗殆盡,進口煤指數到岸樣本量處于較低水平。進口煤受限嚴重,也是國內供應不足、價格上漲至紅色區間的主要原因。
葉春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工業生產處于旺季,北方逐步進入供暖季,電力負荷需求將有所回升,隨著水電進入枯水期,出力將減少,火電生產及電煤消耗需求將持續回升。“國家召開會議、組織調研,協調、出臺增產保供措施,力保今冬明春能源供應安全和供電供暖需要,盡管局部地區、局部時段仍可能有所緊張,但電煤市場整體供應壓力有所緩解。”
葉春建議,電力企業宜密切關注發用電需求變化,科學分析市場形勢,穩健市場操作,警惕惡意炒作,加強行業自律,有序開展短期電煤采購,全力落實備冬儲煤工作,保證電煤庫存合理水平和科學庫存結構。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