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發展白皮書發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4-19





      近日,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發布《2021年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發展白皮書》。


      白皮書顯示,在內銷方面,2020年國內市場玩具零售總額為779.7億元,比上年增長2.6%。其中,手推車市場零售總額為142.0億元,比上年下降3.5%;奶瓶市場零售總額為64.1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兒童安全座椅市場零售總額為50.8億元,比上年下降2.2%。出口方面,我國玩具(不含游戲)連續5年增長,2020年出口總額334.9達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我國童車近5年出口額一直保持在30億美元以上,2020年出口額為43.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3%。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在2020年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據白皮書顯示,2020年,消費者購買拼插積木類玩具的最多,占比為16.2%。此外,直播成為消費者購買玩具的重要線上渠道,在抖音購買玩具的人群占比為32.9%,而小紅書則是他們獲取嬰童用品信息的第一渠道,占比達35.8%。對于購買奶瓶的消費者來說,品牌是他們的第一考慮因素,占比為45.8%;而舒適性是消費者購買手推車的第一考慮因素,品牌僅排名第七。


      白皮書還顯示,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還重點對售價100元以下的357批次塑膠和電玩具進行了摸底調查。其中,不合格玩具中質量問題占比為72.6%,導致誤用的標簽標識問題占比為38.1%。另外,重點對400元以下的155批次童車摸底調查顯示,不合格的童車中質量問題占比為46.4%,導致誤用的標簽標識問題占比為42.9%。


      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會長梁梅在接受消費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去年疫情的情況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在國內外市場都有增長,體現了行業在過去四十年發展中的良好基礎和非常強的韌性。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的發展,積極踐行三個轉變,即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轉變;從中國速度到中國質量轉變;從中國產品到中國品牌的轉變。同時為了落實工信部和其他各部委發布的“三品戰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協會希望行業的“深耕”從三個方面落實。“首先,是制造方面的智能化,要提高效率,用機械、機器換人,增強核心制造業、核心生產鏈的核心價值。第二是產品要個性化,'Z世代'對消費不僅有滿足功能的需求,更多是個性化的需求,所以我們希望行業在深耕的過程當中要減少同質化,要增強個性化。第三是銷售和宣傳的數字化、多元化,行業在2020年與時俱進,各個企業都在嘗試數字化的宣傳和銷售方式,但這僅僅是開始,我們在未來還是要與時俱進,在這些方面深耕,所以我們行業的'深耕'主要是體現在智能化、個性化、數字化的發展,主要是促進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談及協會未來工作重點時,梁梅表示,不論是“toB”還是面向消費者端的教育和引導都是協會工作要“深耕”的一方面。“從白皮書可以看到,消費者并不是對于所有產品的安全性都認可。以奶瓶這種入口的產品為例,消費者對于品牌就特別看重,所以品牌集中度非常高。像兒童推車,其實它的產品安全性也非常重要,但是從品牌的集中度和消費者的選購行為可以看出,人們對于其產品的安全性和品牌都不重視,所以協會從去年開始便更多地注重同全行業一起,引導消費者對于產品安全性、品牌的價值樹立正確理念,在這些方面發揮積極的引導和推動作用。”(記者王洋)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