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陶瓷制造”向“陶瓷文化”全面升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7-30





      陶瓷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博大的文化內涵,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中國光輝的歷史文化。當前,陶瓷行業處于快速增長期,但一些產品層次總體不高,一些企業局限于“微笑曲線”的低端生產環節,科技創新、文化含量和品牌知名度所帶來的附加值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陶瓷產業,各陶瓷主產區要找準自身定位,放大特色優勢。將“量增”為主的模式轉向“調整優化存量、做優做強增量”并存。注重品牌意識,打造核心競爭力,形成以品牌、質量、服務、技術、設計創新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


      聚焦陶瓷產業創新升級,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制造業體系。必須加快突破瓶頸,構建大師藝術陶瓷、家居日用陶瓷、高科技陶瓷、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等多業態均衡發展的“大陶瓷”產業格局,提升陶瓷產業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加大陶瓷專業人才培養。進一步加強校地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加大陶瓷產業“文化型、數字型、綜合型”人才的培育,推動陶瓷產業從傳統手工業向文化產業轉型,從傳統制造向數字化制造的方向發展,從單一的制造行業向多元化格局發展。


      推動“陶瓷制造”向“陶瓷文化”全面升級,增強出口工藝瓷的工業設計和文化創意水平,推動大師工藝瓷的繼承與創新,積極營造創新創業和文化創意氛圍,提升品牌文化價值。強化政策、文化、設計、科技、市場引領,促進陶瓷產值、品質、影響力實現新提升,把精美的瓷器做出來、擺出來,還要傳出去。


      推動優勢陶瓷高端化升級。增強出口工藝瓷的工業設計和文化創意元素,緊跟國際潮流,增加時尚元素,加強工業設計,提升出口工藝瓷的技術含量、文化內涵、產品檔次、市場占有率和出口競爭力。提升日用家居瓷的質量和品牌,創新高端定制產品服務,強化跨界融合。推動大師工藝瓷的繼承與創新。


      推動“陶瓷+”生態圈全領域覆蓋。加持“陶瓷+旅游”,打造一批陶瓷觀光工廠、陶瓷旅游商品、陶瓷特色小鎮;推進“陶瓷+電商”,加快建設電商物流園,發展跨境電商,鼓勵快遞物流企業通過聯營、直營等方式在鄉鎮或快遞量較大的村布局收寄營業網點,建設電商平臺直播基地,扶持直播業態;推進“陶瓷+資本”,推動陶瓷電子化交易。


      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堅持綠色發展,調整配方和制備工藝等,減少陶瓷生產全過程廢氣、廢水、固體廢料排放,推進產業轉型,減輕環境壓力。加強政府監管、行業監督,制定和實施標準化陶瓷生產能耗標準,大力推進節能技術的創新和實際應用,努力實現陶瓷行業節能減排工作新突破。(廖伏樹)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6年陶瓷制餐具出口同比下降兩成多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6年1~12月,全國陶瓷制餐具累計出口50 38億美元,同比下降22 38%。其中:12月份出口額5 8億美元,為全年單月最高出口額,同比依然下降4 68%。
      2017-03-21
    • "一帶一路"讓中國陶瓷走得更遠

        在第122屆廣交會上,江蘇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一套藍白相間的骨質瓷吸引了眾多采購商的目光。
      2017-11-07
    • 大數據時代陶瓷行業或將建立新銷售模式

      大數據模式的意義在于通過社會化媒體發掘消費者的真正需求,在大數據中挖掘員工和社會公眾的創造性,推動企業決策過程從被動式向預判式演變。
      2018-04-12
    • 中國陶瓷在開放學習中走向“微笑曲線”上端

      中國陶瓷在開放學習中走向“微笑曲線”上端

      中國是傳統的陶瓷生產大國,但過去由于機械化程度低、技術更新慢、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附加值不高。相比之下,一些西方發達國家陶瓷產品因技術、工藝、質量更好,而占據了生產鏈的高端。
      2019-10-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