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下攝像能否成為中國OLED產業盈利的突破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8-30





      屏下攝像技術不會讓中國OLED產業一下子盈利,但它是中國OLED產業通向盈利路上的一塊跳板。


      屏下攝像頭已成為2021年智能手機的時尚潮流。步入8月,三星、小米、OPPO、中興等品牌商輪番發布新品或新技術,屏下攝像頭手機的熱度如夏天的氣溫一樣節節升高。


      這背后,中興、小米、OPPO的屏下攝像頭手機OLED面板分別來自于維信諾、TCL華星、京東方。今年上半年全球OLED智能手機屏出貨同比增加50%,正在擴張的中國OLED面板業迎來大好機會。不過,中國OLED面板業尚未盈利,屏下攝像產品能否成為盈利的突破口呢?


      智能手機的屏幕迭代,一直是重要的賣點。為了給前置攝像頭留位,兼顧外表美觀,OLED手機屏從劉海屏、水滴屏演變到打孔屏。由于全面屏才是終極追求,屏下攝像頭技術被寄予厚望。


      屏下攝像頭技術的大致原理是,在前置攝像頭的位置,覆蓋透明OLED屏,這一小塊透明屏平常顯示手機信息;用戶需要拍攝的時候,透明屏變為透明,屏下攝像頭啟用拍攝功能。


      它最大的難題在于,屏幕需兼顧顯示時的清晰度和拍照時的透過率。像中興手機目前屏下攝像頭OLED面板的透過率約20%,其合作伙伴維信諾已明確下一步的透過率目標是30%,未來仍需持續改善屏下攝像頭區域的顯示效果。


      隨著技術提升,屏下攝像技術的滲透率會持續上升。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計2021年全球屏下攝像頭手機出貨約260萬臺,2022年會超350萬臺。CINNO Research預測,2025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屏下攝像頭的滲透率有望提升至5%,將有三四千萬臺的空間。


      較高的成本增加了推廣的阻力。今年中興聯手維信諾推出了屏下攝像頭手機的升級產品,由于采用了特殊的部件和線路設計,加上研發費用,屏下攝像頭面板成本比普通產品高50%。


      即便這樣,全面屏的大潮仍席卷而來,小米Mix4預售價4999元,中興Axon 30售價2198元起。今后,屏下將變為一個基礎技術,除了放屏下攝像頭,還可放屏下人臉識別、屏下環境光感應等部件,手機的集成度更高。隨著透過率提升、功能豐富,進一步降本增效。


      作為國內屏下攝像頭技術先行者之一的維信諾,上周公布半年報透露,上半年營收增長逾兩成至14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7.4億元。與京東方、TCL華星、深天馬相比,維信諾沒有液晶面板業務,只有OLED面板業務,這折射出國內OLED面板業務仍承受著盈利壓力。


      群智咨詢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約2.9億片,同比增長約52%,其中維信諾位列全球第四、國內第二。而據CINNO Research的報告,維信諾2021年第二季度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三、國內第二。


      維信諾在半年報中稱,上半年OLED產品收入同比增長超八成,OLED產品毛利率上升19.11個百分點,實現新一代屏下攝像技術解決方案、165Hz刷新率AMOLED產品方案量產交付。此外,維信諾8月23日還宣布其合肥6代柔性OLED生產線投產。


      為什么還虧損呢?維信諾上半年OLED顯示業務的毛利率僅為2.06%。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OLED面板購買市場,但OLED面板產業鏈上游材料和設備的國產化程度仍亟待提升,需要面板企業通過規模投資來提升技術、降低成本。


      中國OLED面板產業在全球市場的份額正不斷提升,上游材料和設備也在逐步突破。據CINNO Research的數據,2021年二季度,三星AMOLED手機面板的全球份額占比首次跌破70%至69.5%,LGD的出貨量也環比一季度下降,京東方、維信諾的AMOLED手機面板出貨量則分別環比一季度增加36%和44%至1428萬片、980萬片。另據奧來德的半年報,它已向維信諾、TCL華星、京東方、天馬等提供有機發光材料和蒸發源設備。


      如今,屏下攝像產品仍處于成長初期,技術工藝難度較高。盡管主要廠商都有屏下攝像產品規劃,能否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仍然充滿不確定性。一方面是屏下攝像技術的應用場景要進一步豐富,如擴展到平板電腦等其他領域;另一方面還要挑戰極致的前攝影像與顯示兼容的體驗。


      當然,不足也意味著有空間。在維信諾屏下技術總工樓均輝看來,屏下攝像技術將給中國OLED產業鏈帶來多個新機會,包括透明膠等新材料的需求增加、顯示驅動芯片的要求提升、需要匹配透明屏的新攝像頭,以及屏下攝像頭的算法公司也會紛紛冒出來。


      屏下攝像技術不會讓中國OLED產業一下子盈利,但它是中國OLED產業通向盈利路上的一塊跳板。


      轉自:第一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蘋果削減OLED訂單引發上游連鎖反應 中國OLED提速?

      蘋果削減OLED訂單引發上游連鎖反應 中國OLED提速?

      中小尺寸OLED市場發展進度很大程度上要看蘋果iPhone對OLED的采用情況。從年初到現在,供應鏈頻繁傳出蘋果手機OLED面板訂單減少的消息,對OLED供應鏈各環節產生連鎖反應。
      2018-05-12
    • 趕超韓廠不容易 中國大尺寸OLED面板量產難

      趕超韓廠不容易 中國大尺寸OLED面板量產難

        在OLED面板領域韓廠LG Display與Samsung Display有絕對主導權,中國大陸面板廠在近些年也在極力布局OLED技術。目前大陸面板廠京東方已經有能力生產小尺寸柔性OLED面板,華星光電也在積極研發OLED面板生產的相關技術,不...
      2018-06-08
    • 中國OLED電視駛入快車道

      中國OLED電視駛入快車道

      近日,海信首款OLED電視在澳大利亞上市。全球OLED電視品牌的數量由2016年的5個增加到了如今的15個。
      2018-12-01
    • 中國OLED新專利申請數量領先韓國

      中國OLED新專利申請數量領先韓國

      近日,韓國專利廳廳長樸原住表示,通過分析有關全球顯示技術專利大數據,他們發現中國大陸在OLED相關的新專利數量方面已領先于韓國,預期中國OLED面板的市占率可能在5-10年后超越韓國。
      2019-04-1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