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潮風”吹旺紡織服裝業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0-29





      當前,國貨強勢崛起,這在紡織服裝業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今年上半年,紡織服裝板塊的201家公司市值超1.8萬億元,遠遠高于上年同期的8821.83億元。


      國產品牌在整體運營能力上與國外品牌的差距正迅速縮小。同時,Z世代消費者對國貨的認可度不斷提升。上述利好疊加使國內服裝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國貨品牌崛起


      今年以來,紡織服裝業復蘇強勁,其中國貨品牌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李寧、安踏、波司登、太平鳥、回力等老牌國貨重新受到消費者追捧。上述國潮服裝品牌,無論是電商銷售額同比增速還是銷售額排名,都表現出了高速增長以及行業地位整體提升的特點。


      例如,李寧上半年營業收入首超100億元,達101.97億元,同比增長65%,為10年來最高漲幅,凈利潤同比增長187.18%至19.62億元。安踏的半年報同樣亮眼,上半年營業收入228.1億元,同比增長55.5%;凈利潤38.4億元,同比增長131.6%。


      與此同時,一批新國貨品牌也加速崛起。江蘇匯鴻國際集團中錦控股有限公司的自主品牌“瑞可蒔”以瑜伽文化為基礎,高度整合休閑服飾中的“街頭文化”“朋克風格”等流行元素,塑造出擁有獨特性、設計感、舒適性等標簽的原創時裝運動產品,受到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江蘇匯鴻國際集團中錦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丁海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在“后疫情時代”,國產時尚消費品牌迎來巨大商機。匯鴻將積極融入國內大循環,運用全球首創的成衣水洗工藝,在國內時尚運動服飾品牌中凸顯自身的鮮明風格,進一步搶占市場。


      一個明顯趨勢是,國貨正在從多個維度加速趕超外資品牌。以技術含量最高的體育服飾為例,海外品牌已多年未推出有突破性的技術;反觀國產品牌,其不僅呈現專業化、年輕化、細分化的趨勢,銷售增速也非常亮眼。


      生產端消費端齊發力


      國內服裝品牌之所以能逆襲,一方面得益于中國制造業實力的不斷提升,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優秀的設計師資源讓國內服裝龍頭企業能夠高效生產出頗具設計水準且質量較高的產品。


      以匯鴻為例,該公司正在創建全國百家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對此,丁海表示,公司正以供應鏈運營、產學研合作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為著力點,以一流的設計、品質、服務打造一流的品牌,滿足高質量、多元化的國內需求。


      另一方面,國內服裝品牌的崛起也離不開Z世代的認可,他們正在越來越多地選擇國貨品牌。


      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對國際商報記者分析,Z世代出生和成長于中國經濟和城鎮化高速發展時期,充分享受了經濟增長的紅利;Z世代消費者大多沒經歷過嚴重的物質短缺,表現出強大的愛國熱情、文化自信和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可。“這些特點反映到消費上,便是Z世代對國貨有著極大的興趣。從李寧、安踏的備受歡迎,再到回力鞋等經典品牌的翻紅,無不反映出新一輪‘國貨潮’的來臨。”付一夫說。


      業界普遍認為,Z世代有著非常強烈的求異需求,個性化、獨具特色、體驗炫酷、相對稀缺的產品和品牌更容易受到他們的追捧。對于服裝企業來說,要想吸引到廣大的Z世代群體,企業勢必提供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Z世代消費者,讓他們盡情地“選我所愛”。(記者 白舒婕)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積極開拓美國市場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迎新認為,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可通過技術革新、打造自有品牌、以收購合作推進國際化、倡導國際貿易自由化等方法保持競爭優勢,進一步開拓美國市場。
      2017-07-18
    • 紡織服裝皮革化纖等成浙江制造業改革提升重點

      為提升浙江傳統制造業發展水平,加快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浙江省政府近日制定了《浙江省全面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行動計劃(2017~2020年)》。
      2017-07-24
    • 亞洲紡織服裝企業的機遇

      亞洲企業與埃塞俄比亞市場,亞洲紡織服裝企業與埃塞俄比亞企業合作,不僅推動技術合作,推動埃塞俄比亞紡織服裝業發展,也有助于本國紡織服裝出口到非洲以中東更廣闊的市場。
      2017-09-11
    • 發展紡織服裝加工工業到農村,幫助農牧民實現就業和增收

      發展紡織服裝加工工業到農村,幫助農牧民實現就業和增收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來,呼圖壁縣緊緊圍繞總目標,大力發展以紡織服裝加工為重點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使越來越多的農牧民通過勞動力轉移就業增收。
      2018-05-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