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干榨凈”的啤酒行業奔向“零碳”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1-10





      2021年4月,中國酒業協會發布《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其中明確啤酒行業要向綠色生態發展全面轉型,“零碳產區”“零碳工廠”作為建設目標首次被提起。“啤酒行業本身就是一個‘吃干榨凈’的行業,加之對環保減碳的探索起步較早,如今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啤酒分會理事長何勇表示,對啤酒行業來說,減少碳排放并不是難以跨過的門檻,但具有“設定目標”的意義,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引擎。


      推行“吃干榨凈”啤酒行業有著低碳基礎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打好這場硬仗需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先行者,啤酒行業已在這條賽道上奔跑多年。


      早在2004年,我國就正式發布了包括啤酒在內的7個用水量較大的工業行業的取水定額國家標準。“啤酒生產企業向來是用水的大戶。”何勇介紹,中國酒業協會受國家有關部門的委托,耗時一年,對全國300多家啤酒企業進行調查,結合國際啤酒企業節約用水的經驗做法,最終確定了啤酒行業當時的取水標準核心:企業每生產1000升啤酒只能使用9.5立方米的水。


      “此外,啤酒行業還是我國最早制訂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行業。”何勇告訴記者,2006年1月1日起,由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的啤酒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始實施,明確了“啤酒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以及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有條件再利用的,必須由企業回收利用或送有能力利用的企業回收再利用;無條件再利用的,必須由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理或送到有處理能力的專業處理處置單位集中無害化處理”。“這項國家強制性標準,規定了啤酒工業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和單位產品污染物排放量,對啤酒工業提升生產工藝和污染治理技術、啤酒企業加強污染物排放控制、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都起到了促進作用。”


      “啤酒是一個生產成本敏感性行業,雖然近年來高端化、個性化、多元化發展為啤酒行業帶來了更多的市場紅利,使啤酒行業利潤有所提升,但這一點依然沒有改變。”何勇解釋,生產成本敏感性,一方面可以體現出一個行業的市場競爭程度;另一方面,對生產環節成本的控制、對各種資源能源的消耗及利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啤酒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與其說是被動的政策需求,不如說是企業為了生存發展而主動采取的行動,而生產工藝的標準化又使啤酒行業在低碳環保方面能夠大有作為。”何勇介紹,要做到低碳環保,無外乎是抓好消耗和排放兩個方面。啤酒生產涉及水電煤糧,在用水方面,啤酒用水定額先進值經多次修改已降至3.5立方米/千升,更有龍頭企業可做到每生產1000升啤酒只使用不到3立方米的水;電、煤等綜合能耗不斷降低;玻璃渣、麥糟等固廢已基本實現全部回收再利用。“近年來,啤酒行業積極實施標準化,在環保層面已經走在了政策前面,當年的壓力化作了進步的動力,如今更成為啤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何勇如是說。


      積極踐行減碳啤酒智慧工廠成潮流


      當前,實現碳中和已成為社會共識。“‘雙碳’目標是承諾、是壓力,也是啤酒企業成長的動力。”何勇表示,啤酒企業正在加快“零碳”步伐,主要思路包括減少使用碳基能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等,所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


      華潤雪花啤酒發布的2020年度社會責任報告顯示,“十三五”期間,華潤雪花累計能源節約量為20.83萬噸標準煤,減少碳排放12.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十二五”期間減少40%,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85.3%,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75.4%。在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方面,華潤雪花啤酒早已先行一步,走在行業的前列,成為低碳轉型的先鋒企業。


      2021年5月,青島啤酒廠、青島啤酒三廠、青島啤酒四廠分別與鄰近污水處理公司簽訂生產廢水約定間接排放限值合作協議,啤酒廢液將為污水處理廠補充碳源,預計可為3家啤酒廠每年節約污水處理相關費用近300萬元,也為下游3家污水處理企業節約碳源購買成本約600萬元,每年減少碳排放量達5000噸。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環保管理總部部長初炳偉介紹,青島啤酒在全國的60家工廠都已行動起來,尋求與當地污水處理廠通過簽訂排放協議,節約資金,減少碳排放。目前在全國已有18家工廠與當地污水處理廠簽訂了合同,12家工廠已經開始按照合同運行。


      日前,百威宣布其在中國的第一家啤酒工廠——武漢工廠已成為百威全球首家碳中和工廠。在電力方面,武漢工廠實現了100%使用可再生電力釀造;在生產方面,武漢工廠正在加速推進生物質鍋爐使用,同時工廠還建有中央控制室(CCR),對啤酒的工序、工藝、效率和能耗進行實時監控和控制,以確保節能降耗行動科學有序開展;在產品包裝方面,工廠試用了可再生電力制造的啤酒瓶;在物流方面,百威積極采取部署電動卡車,安裝新充電樁等措施。據了解,百威2025年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聚焦氣候行動、守護水源、循環包裝、智慧農業等領域。承諾到2025年,100%的百威簽約種植者將具備相關技能,并提升經濟效益;在用水高度緊缺的地區,100%社區在水供應及水質方面取得明顯的改善;100%產品包裝將是可回收的或大部分使用可循環材料生產;所購買的電力100%來自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5%。


      此外,珠江啤酒、燕京啤酒等企業也都在清潔生產、節能降耗、綠色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堅定地走在低碳綠色發展的道路上。“企業是推動綠色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何勇表示,啤酒企業積極改進綠色生產方式,對未來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及布局,引領啤酒行業實現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將有力推動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創新協作經驗帶動上下游共建“減碳大家庭”


      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先行者,啤酒行業經過多年努力,如今已走在低碳環保隊伍的前列。“但發展沒有上限,無論是在生產端節能減排,還是在消費端升級產品,在備戰碳中和、碳達峰的路上,目標的實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何勇表示,著眼于健康長遠發展,“雙碳”目標的提出正將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推向新的賽道,共謀啤酒行業綠色未來,需要多點開花、多方協作。


      面向未來,綠色低碳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須強化科技力量,從多個方面推動啤酒行業綠色低碳發展。”何勇說。比如,從供應鏈上下游尋求低碳和循環經濟不斷突破,從原材料入手,研究大麥釀酒、低碳麥芽制備,在工藝準則內,減少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在包裝材料使用上不斷創新,探索輕量瓶的使用,實現減量化并提高回收瓶的使用率。同時,不斷細化供應商管理,對供應鏈上下游相關方進行低碳認證管理,促其不斷減碳。在物流環節引入整套的倉庫管理系統,探索新物流銷售模式,利用電子商務,直接面對消費群體,實現生產輸送和倉庫收發貨及庫存庫容的自動化、集約化管理,為保證將來生產任務的完成及提高倉儲管理水平及運作效率奠定技術基礎,縮短產品運輸距離,并且考慮物流半徑,更多選擇屬地化產品銷售。


      “氣候變化問題的嚴峻性和緊迫性之下,包括碳中和在內的可持續發展,是唯一的選擇。”百威亞太采購與可持續發展副總裁楊凱表示,企業在持續提高產品、品牌、市場競爭力的同時,還要帶動員工、供應商和行業伙伴,共同追求可持續、有質量的發展。百威在可持續發展及支援當地社區建設的同時,還積極影響和支持供應商及社區伙伴們加入減碳行動。據了解,百威最大的玻璃瓶供應商華興集團在2021年鋪設了太陽能光伏板,構建了包括8個工廠在內的綜合實施計劃,將使用可再生電力進行生產,這將幫助百威進一步減少在包裝方面的碳排放。百威亞太首席法律及企業事務官柯睿格介紹,22000名員工為百威亞太實現2025可持續發展目標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青島啤酒鼓勵員工積極投入到公司環保和節能減排中來,通過征集技能減排建議,開展‘金點子’等活動,公司先后涌現出許多獨特的以員工名字命名的節能法。公司內部不斷優化環保考核體系,將所有環保績效考核指標落實到每家工廠、每位員工。”青島啤酒副總裁兼制造總裁、總釀酒師徐楠表示,員工關注環保、關注節能減排在企業內部已經蔚然成風,而正是這股力量推動著青島啤酒循環經濟鏈條的發展。


      “我國是啤酒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是啤酒行業實現綠色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啤酒生產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必然選擇。”何勇介紹,中國酒業協會一直重視行業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標準的制定工作,目前,《啤酒工業綠色工廠評價要求》已起草完成,并呈送相關部門報批。“實現碳中和不是百米賽跑,而是一場馬拉松,對行業的發展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酒業協會將充分發揮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紐帶作用,推動啤酒全產業鏈綠色低碳轉型,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走得更遠。”何勇如是說。(記者 章玉 顧雨霏)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25年行業利潤將翻倍 啤酒高端化勢不可擋

      2025年行業利潤將翻倍 啤酒高端化勢不可擋

      在消費刺激下,中國啤酒市場不斷增長。行業存量競爭時期,即便是龍頭企業也普遍存在毛利率偏低的問題,因此行業巨頭們紛紛進行產品結構升級,向中高端轉型,同時進行產能優化提高供應鏈效率,獲取更高的利潤空間。
      2020-12-02
    • 我國啤酒市場利潤總額不斷上漲

      我國啤酒市場利潤總額不斷上漲

      隨著啤酒市場逐漸進入消費旺季,國產品牌和進口品牌的市場競爭再次打響。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啤酒產銷量完成3411.1萬千升,比2013年的5000多萬千升降了三成多。但在2018年至2020年間,我國啤酒市場利潤總額不斷上漲。
      2021-07-0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