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瞄定科技綠色時尚 紡織產業向內深挖潛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2-15





      2021年,盡管面臨新冠疫情沖擊、原料價格波動、貨運價格高漲、部分地區限電限產等因素影響,紡織行業依舊表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與活力,實現了 “十四五”良好開局。


      “成績固然可喜,但也要看到2021全年運行前高后低的態勢。”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表示,隨著一些不可持續的增長因素消退,行業穩發展面臨壓力。新冠疫情演變趨勢和我國面臨的國際合作環境均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對于實現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經濟工作目標形成挑戰,預計2022年將對行業發展韌性和高質量發展能力形成重大考驗。


      行業分化趨勢將持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7.9個百分點。產業鏈絕大部分環節工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長絲織造、家用紡織品及紡織機械行業同比增速超過10%。產業綜合實力持續提高,全國3.4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6262億元,同比增長13.2%,實現利潤總額2335.8億元,同比增長30.8%。


      2021年,紡織行業運行整體向好,2022年能否延續上一年的發展走勢?行業發展存在哪些痛點?


      孫瑞哲認為,紡織行業分化趨勢短期難以改變。產業鏈各環節恢復程度不均,價格傳導機制不暢,中下游面臨較大成本壓力。受大宗商品價格影響,產業鏈前端的化纖、棉紡行業利潤總額同比漲幅高達221.9%和72.3%;中游行業利潤同比增速普遍處于20%~45%區間;服裝行業兩年平均負增長5.6%,家紡行業兩年平均增長3%。同時,企業發展分化更趨明顯,小微企業發展壓力明顯加大。


      同時,國際市場增長動力趨弱。孫瑞哲認為,外需增長的收縮趨勢,一方面,來自于宏觀經濟基本面,通貨膨脹壓力將促使發達國家貨幣政策加快收緊,對市場消費能力及消費信心形成負面制約;另一方面,來自于國際采購訂單布局的再調整,出口訂單向我國回流的形勢可能會有所改變。


      挖掘內需尤為重要


      孫瑞哲指出,內需市場重要性在增強。2021年1~11月,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增速在15大類產品中位居第10位,穿類商品網上零售額與疫情前相比增長水平仍然偏低。隨著統計基數升高,宏觀環境更趨復雜,網絡渠道渡過疫情帶來的紅利集中釋放期,內需增長將呈現邊際放緩態勢,分層次、分領域深度、有效挖掘內需市場空間顯得更為重要。


      孫瑞哲舉例,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縮小城鄉差距的政策背景下,積極把握農村市場、低線城市消費市場的需求釋放機遇;在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等政策環境下,積極挖掘各類紡織產品特別是產業用紡織品的應用需求空間等。


      2021年,區域布局調整出現新動態。廣西、新疆、貴州、江西、山西等中西部省份在紡織行業投資增長方面表現比較突出。這體現出在土地、用工、用能、取水排污等資源條件不斷發生變化的形勢下,國內區域布局調整在穩步推進。


      孫瑞哲表示,隨著推進共建 “一帶一路”不斷取得進展,中國與沿線國家間的綜合交通網絡等基礎設施條件持續優化。中國-東盟、RCEP等自由貿易區建設有效改善投資環境,中國西部到東南亞、中亞等地區的跨國產業鏈、供應鏈體系逐步貫通,使廣西等西部沿海沿邊省份獲得承接紡織產業轉移的新機遇。隨著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構建統籌東中西部、國內外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將成為紡織行業更廣泛的發展實踐。


      穩字當頭科技先行


      2022年,紡織行業要如何強筋骨,應對挑戰?孫瑞哲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22年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做好 “六穩”“六保”工作,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責任、提供了遵循。


      孫瑞哲說: “穩字當頭,行業需要系統推進科技、時尚、綠色的高質量發展,創造真實價值、長遠價值、潛在價值、共同價值,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孫瑞哲表示,提升行業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能力和自主可控能力。重點圍繞纖維新材料及裝備、紡織綠色制造技術及裝備、先進紡織制成品與裝備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發創新。完善行業創新基礎設施,推動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和發展。完善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加快技術創新、應用與轉化,走好創新的 “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同時,要推動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建設,深化綠色全生命周期管理。孫瑞哲表示,新舊能源替代、新舊產能替代,要堅持先立后破,有進有出。在 《紡織行業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框架方案》基礎上,要推動優勢企業先行先試、樹立樣板,以 “30/60碳中和加速計劃”為先導,為行業企業探索減碳發展路徑。要加快綠色低碳技術攻關,用好綠色金融工具,完善綠色標準與認證體系。


      孫瑞哲強調,要進一步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加快推進行業企業線上線下多渠道融合、新模式新業態規范化發展。深耕縣域、農村等下沉市場,融入奧運經濟、冰雪經濟,挖掘消費潛力。加快專業市場的優化升級,打造時裝周、展覽會、消費節,豐富消費場景和渠道。要把握RCEP等發展機遇,整合優質國際資源,塑造國際競合新優勢。主動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深化產能合作。鞏固傳統優勢,開拓新興市場,打造多元化的出口市場格局。加強國際展會的專業性與影響力,規范化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


      孫瑞哲指出,要堅持 “全國一盤棋”,將產業發展融入區域重大發展戰略,推動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區域聯動、協同發展的產業布局。提升發展的平衡性與協調性,形成產業與區域協同發展的良性循環。以現代化、數字化、低碳化的產業集群建設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加快培育世界級紡織產業集群。發揮東部沿海產業的引領優勢與中西部地區產業發展的巨大空間,加強產業協作,以產業發展推動共同富裕。(馬艷)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紡織業成立國際合作聯盟 助力企業“走出去”

      紡織業成立國際合作聯盟 助力企業“走出去”

      3月20日,中國紡織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成立,旨在助力紡織企業“走出去”,整合上下游資源,推進國際產能優質項目對接及合作,共同抵制無序競爭、化解風險。
      2017-03-21
    • 2017年3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數據全線飄紅

      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3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00 17億美元,環比增長82 35%,同比增長18 78%。其中,紡織品(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額為90 98億美元,同比增長14 83%;服裝(包括服裝及衣著...
      2017-04-26
    • 尋求產業鏈資源有效整合 紡織企業加快布局“一帶一路”市場

      在“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推進的背景下,紡織服裝企業通過設廠、投資、收購等方式,布局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尋求產業鏈條在全球范圍內的有效整合。部分紡織服裝企業因此實現了業績增長。
      2017-05-04
    • 中國紡織業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當前中國紡織工業正處在轉型升級時期,整個行業運行保持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記者16日從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獲悉,2016年中國紡織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 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7 8%。2017年增長速...
      2017-05-1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