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2023年貴州省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名單,其中包括92個醬香型白酒項目。繼3月1日《貴州省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生產環境保護條例》實施后,貴州產區發展再添新動能。“中國白酒產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名酒產區、名酒企業、名酒品牌迎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作為白酒品質和價值最重要的表達方式,白酒產區的打造與發展尤為重要。”業內人士表示,只有深入推進核心產區建設,強化企業品牌培育,加強產品質量管控,全力推動產業集群發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在區域競相發展中搶占先機。
產區力進一步彰顯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分化與迭代,白酒產業的競爭力加速向優質產區集聚。
貴州是世界知名白酒產區,當地生產的白酒以醬香型為主。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醬香型白酒總產能約70萬千升,同比增長16.7%,約占我國白酒總產量671.2萬千升的10.43%;實現銷售收入2100億元,同比增長10.5%,約占我國白酒總銷售收入6626.5億元的31.69%;實現利潤約870億元,同比增長11.5%,約占我國白酒總利潤2201.7億元的39.51%。其中,貴州產區(以仁懷為主)醬香型白酒產量約45萬千升,銷售收入超1600億元。習水是貴州除仁懷外的另一重要醬香型白酒生產基地,2022年,習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60.16億元,白酒產能達17萬千升,白酒產量達15萬千升,白酒銷售收入達306.9億元,帶動相關從業人員10萬余人。
作為我國重要白酒產區之一,四川釀酒歷史悠久、酒文化博大精深、酒產業支撐堅實,不僅擁有五糧液等全國知名品牌,還擁有一系列地方知名品牌及大量中小企業。近年來,四川白酒產量、營收、利潤穩步增長,2022年,川酒產量、營收、利潤分別占全國白酒行業的52%、52%、34%。
近年來,在“清香復興”的背景下,山西白酒實現了從“獨行俠”到“軍團”作戰的轉變,尤其是在汾酒的龍頭效益拉動之下,呂梁產區的影響力、規模、市場占比等都迎來了新一輪的勃發。截至2022年5月底,呂梁共有酒類生產企業203家,其中白酒生產企業128家,專營配制酒生產企業75家。
從白酒生產以作坊為主到形成產區,再到發展成為核心產區、大產區,當地政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今年的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過去一年,貴州省著力推動白酒產業規范發展。大力實施“三個一批”綜合整治,促進白酒產業轉型升級、規范發展,白酒產業增加值增速達36.1%。今年,貴州省將進一步推動醬香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聚焦打造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加快重點酒企技改擴能項目建設,做大做強大型企業。持續推進“三個一批”,培育更多優質規上企業,規范發展中小企業,白酒產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
仁懷更是采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推進產區建設。整合關停、改造升級、轉型發展、產業優化、品質打造、品牌塑造等一系列舉措落地,以保護赤水河生態環境為頭等大事,建立產區準入制度、產地保護制度……仁懷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主攻以醬香酒為首位產業的新型工業化,打造世界醬香白酒核心產區。
今年的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2年,山西省首批建設了包括杏花村汾酒在內的十大特色專業鎮,配套出臺扶持政策,推動專業鎮做大規模、轉型升級、打響品牌。
四川提出,今年,將大力支持宜賓、瀘州共建世界優質白酒產業集群。
打造世界一流產區
“中國酒業在經歷了渠道競爭、品牌競爭、品類競爭的‘微觀’競爭時代之后,正在進入產區競爭的‘宏觀’競爭時代,酒與產區之間的價值互動越來越深刻。”業內人士表示,產區之路已成為白酒產業發展的未來之路,要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白酒產區發展之路,突出盤活存量與優化增量并重、改造提升與轉型發展并重、做優品質與打造品牌并重,突出文化引領、標準引領。
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少雄認為,未來的產區需要兼具四大要素。
一是要有優越的自然稟賦,具有不可復制的、獨特的地域性釀酒生態資源。通常認為“水、土、氣、生”是釀酒地域生態概念的基本要素,在產區內,要有適合釀造頂級美酒的純凈水源、有機無害的優質土壤、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以及適合釀酒微生物群落生長的生態環境。
二是產業基礎雄厚,具備引領中國酒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開拓國際酒業市場的潛力。要擁有能夠鏈動全國的高水平產業鏈,產業的上中下游結構完整,具有明顯的聚合優勢、齊全的配套能力和較強的延展性能,產業總體規模和效益均在全國保持領先地位。同時應當擁有在全國范圍內具備優勢地位的生產要素,如源遠流長的精湛技藝、充足的專業人才儲備和數量眾多的優質原糧生產基地等。
三是文化底蘊深厚,擁有酒文化可持續傳承與創新發展的土壤和環境。一個文化底蘊深厚、文化張力巨大,而且有著獨特的文化傳播延續方式的產區,一方面可以將其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等傳統優秀文化精髓不斷地、集中地體現與傳承在酒等物質載體之中;另一方面又善于守正創新,將原生文化與時代精神形成相互支撐、相互融合的文化鏈條,轉化成易于通過商業運營實現其價值變現的文化IP,賦能酒品牌的價值提升,占據商品價值鏈高端。
四是區位優勢明顯,具備優越的投資經營環境。擁有政策優勢、交通優勢、人才和勞動力優勢、消費市場優勢等綜合資源優勢的產區,其區間資源配置能力和市場要素流動性較強,投資者投資酒業的交易成本低,資本投入有較大的增值空間。
“打造世界優質白酒產業集群有利于推動白酒產業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同時可串聯一二三產業鏈條,進一步拉動投資與消費,推動農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表示,應強化產區標準建設,打造世界一流產區,構建相匹配的國際表達體系和國際標準體系,積極推進與國際接軌的產區、酒莊、產品三大標準體系建設,聚焦做大做強龍頭“鏈主”企業和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保障(白酒)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推動創新鏈賦能產業鏈。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糧谷孕育一方美酒。”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表示,中國白酒產業的發展事實、產業格局已明示,產區之路是中國白酒產業的未來之路,產區表達是產區價值的真正體現,綠色生態是產區恒久發展的根基。中國酒業協會基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提出依托協會、產區政府、名酒企業三方聯動主導,共同推進美酒特色產區建設,這對于產業發展有著典型的示范意義。(顧雨霏 綜合整理)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