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廠家、經銷商,都在喊“卷”
作為疫情之后最先回暖的餐飲業,這次也最先感到了壓力。經歷過年之后短暫的兩個月高潮之后,5月中旬開始,一股莫名的暗流不動聲色地“卷”開了。
有數據顯示,全國各地的餐飲,在經歷五一小高潮后,開始出現回落。最明顯的表現一是客流大幅下滑;二是店家各種活動,價格低到不能再低,即使這樣也沒能阻擋客戶流失。
主做餐飲調味品的穆堂香鄭州分公司李偉告訴冷凍周刊,“穆堂香”是一家餐飲調味品生產企業,主打雞精等調味料,是餐飲行業的必需品,但從5月下旬開始,明顯訂單在減少。
以他配送的鄭州最出名的胡辣湯品類為例,原本一個店每月穩定需要四箱雞精,現在需要三箱或者更少,不僅如此,很多老板對進貨也變得更“敏感”,從原來的一箱一箱訂貨,變成幾包幾包買。
眾所周知,餐飲行業是速凍食品的首要銷售渠道,全國百分之八十的凍品消化在B端,餐飲疲軟,自然連帶廠家開工無力。冷凍周刊在走訪企業時發現,被詢問的企業,十之八九明確表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首先,最直觀也最突出的是業績下滑。來自江蘇省宿遷市的江蘇明道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道食品”)是一家主營速凍水餃的食品生產企業,公司成立四年,銷售業績已經邁入億元大關,即使疫情期間業績也穩中有升,但今年,用明道食品總經理王堯的話說:“真難!”
因為銷售業績不理想,生產被迫斷斷續續。總經理也親自上陣,一個月二十多天奔走在路上去尋找客戶。但出去跑了發現,來自同行的“卷”更厲害,整個市場馬太效應凸顯,無論是市場占有率還是產品競爭力,大企業都占了絕對的優勢,留給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其次,價格也“卷”得厲害。原材料價格上漲,首先會把壓力傳導給企業,企業業績好了還能頂得住,關鍵是目前下游銷售渠道不暢,當經銷商或終端不得不用各種降價活動進行促銷,夾在中間的廠家成了兩難,王堯告訴冷凍周刊,開年以來,明道食品的價格下降了約5%~10%。
再者,除了價格,還有渠道的同質化嚴重。一個渠道同時擠進很多類似產品,想要不“卷”都難,這更加劇了整個行業競爭的白熱化。但也有凍品廠商表示,今年看起來這么“卷”,是因為疫情三年,大家的消費理念發生了很大變化,消費者追求更具性價比的產品,企業為了迎合需求自然開始各種“卷”。對企業來說,當經營壓力越來越大,就需要進行內部優化,降本增效,精簡機構和人員,這是必然的。
經銷商的情況又是怎樣呢?陜西眾合智信商貿有限公司經理葛穩告訴冷凍周刊,凍品的銷量相比往年同期下滑,尤其冰品下滑明顯。他總結,一是因為天氣反常,熱得晚;二是疊加凍品淡季,廠家給的任務重。
面對市場變化,企業如何破局?
2023已經過半,作為疫情放開后的第一年,上半年我們的心情喜憂參半。
喜的是,當生活回歸正軌,人們不再被“困”在原地,消費市場終于逐漸恢復了往日的活力,甚至因為之前的積壓而有了短暫的爆發。今年春節、五一小長假都迎來了“報復性消費”,無論是旅游、餐飲還是商超都是一派繁榮景象,火爆程度超過了疫情前。
淄博燒烤更是點燃了全國人民的消費熱情,不僅讓當地燒烤店賺得盆滿缽滿,也帶動了整個燒烤行業。不少做小餅做烤串的企業都吃到了這波紅利,也從側面反映出消費市場還是有著無限潛力。
不過,有喜就有憂。疫情雖然告一段落,但它對消費習慣和心態產生的影響還在持續。
這半年來,以家樂福為代表的傳統商超渠道愈發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消費者逐漸習慣在家門口的便利店、社區生鮮店解決日常生活所需,方便快捷、更具性價比的綜合電商、社區團購也在進一步瓜分大賣場的客流。
與此同時,社區團購和生鮮電商等線上平臺的日子也并不好過。經歷了燒錢瘋狂擴張的階段,社區團購行業進行了大洗牌。“老三團”團滅,“新三團”也在艱難求生,反而是疫情中誕生的一些“野團”風頭正盛。至于生鮮電商,就更為慘烈。“行業第一股”每日優鮮瀕臨退市,剩下的頭部玩家叮咚買菜也在逐步收縮戰線,“拋棄”之前的前置倉模式,把預制菜當成救命稻草,積極尋求轉型。
而被我們寄予厚望的餐飲業似乎也沒有想象中火熱,曾經的頂流酸菜魚、小龍蝦,今年都“涼”了下來。在消費日趨謹慎的大背景之下,消費者追求高性價比,不再為單純的高端品牌和浮夸的營銷宣傳買單,餐飲業正呈現出一端向上探頂、一端往下墜落的K型分化走勢。
一面是傳統渠道的萎縮,另一面新零售代表盒馬卻喊出了1萬億的目標,而抖音直播電商的代表東方甄選也已經不滿足簡單的直播帶貨,開始自建供應鏈,這無疑讓正在迷茫的企業們看到了新的機會。
凍品行業作為一個相對成熟穩定的行業,有著自己特有的發展規律和節奏。隨著疫情放開,加上預制菜等熱點的持續發酵,市場環境必將產生變化。與其隨波逐流,主動擁抱變化、尋找突破口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
那么未來凍品行業的發展趨勢會是怎樣?又會誕生哪些新的商機?如何“利用”預制菜熱點實現業績提升?一切答案盡8月8日-10日凍立方·2023中國(鄭州)冷凍冷藏食品展。作為最懂凍品人的展會,中國冷凍冷藏食品展自創辦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過十五屆,依靠良好的口碑傳承和品牌積淀,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凍品行業大牌企業聚集地。本次展會規模再創新高,覆蓋凍品行業全產業鏈,米面制品、果蔬制品、有機食材、肉類、禽蛋類、水產類、原料輔料、配餐調料、機械設備及冷鏈配送技術等。
同期還將舉辦中國預制菜全產業發展大會,共同探討預制菜行業的發展趨勢、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市場營銷等話題,通過交流和分享,為預制菜行業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動力。另外還有中國冷凍食品千商大會、中國凍品食材行業“食鼎獎”評選等活動,匯聚行業最強音,為企業發展賦能,實現創新破局韌性增長。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