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理事長相建強日前在協會廣東地區市場工作座談會上介紹,目前,行業企業競爭激烈,洗牌頻率進一步加快。他介紹,目前,全國已有218家牙膏企業獲得生產許可證,會員企業牙膏品牌1640個,僅杭集鎮牙刷企業就達700多家。同時,漱口水、水牙線、電動牙刷企業迅速崛起,OEM的小微品牌不勝枚舉。
相建強表示,目前行業企業發展呈現四個特點。一是競爭激烈,行業的競爭空前激烈,洗牌頻率進一步加快,低價沖擊問題頻出,“賠本賺吆喝”現象再現。二是銷售渠道大幅增加且變化很快。三是營銷成本增加。四是市場規范程度下降。
不過,相建強認為,盡管企業競爭空前激烈,但發展的空間仍然很大,市場需求仍將持續增加。“我們應該正向看待行業發展趨勢,比如,行業虧損企業由去年同期的15家減為10家。另外,部分企業銷量、銷售額也確實有不菲的增長,如參半、冷酸靈、BOP、星際悅動,還有一些小企業,如廣州白云區的宏野等。”
因此,相建強代表協會對生產經營企業提出三項倡導:一、加大行業自律。鼓勵和引導企業依法依規經營,生產質量可靠產品,不投機不跟風,不搞低價惡意競爭,樹立長期發展思想,做品牌、講效益,減少內卷,共進共贏。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強有實際新功效的天然植物產品開發,力促口腔大健康產品的研發,減少玩概念、玩原料、玩商標、玩包裝的做法,以科技創新促進行業提升發展。三、加大口腔健康重要性的公益宣傳力度,增強社會大眾的行業產品消費欲望,力促國家、政府和協會、企業一起,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和嘉年華、路演,新聞發布等活動,大力宣傳行業的規范性和產品的有效性,以及科學護理口腔的重要性,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增加刷牙護理頻次,帶動行業的快速恢復發展,進而更好更快地提高國人口腔健康水平。
相建強表示,在激烈競爭的情況下,違規經營品牌越來越多,特別是一些小微品牌,產品功效不驗證、安評不進行、質量低劣、宣稱夸大、以次充好、低價推銷。少數地方政府監管不嚴,部分線上銷售違規宣傳,也有的監管部門無端查處罰款,所有這些對正規經營企業都是一種客觀上的傷害,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記者 史曉菲)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