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取得跨越式成就,產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一,技術和產品創新持續增強,有力支撐了下游終端產品做大做強,持續為人民群眾的數字生活增色添彩。”在8月22日舉行的2023世界顯示產業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介紹稱,我國新型顯示產業規模持續位居全球首位,顯示面板專利申請量位居全球第一。
據介紹,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2023世界顯示產業大會將于9月7日至9月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本次大會主題是“顯示無處不在,創享未來世界”。世界顯示產業大會成功舉辦四屆,已經成為全球顯示產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展示顯示產業創新成果的重要舞臺、展現中國新型顯示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窗口。
楊旭東在發布會上稱,我國新型顯示產業規模持續位居全球首位。最近一兩年,盡管受下游需求不振和行業周期下行等因素影響,我國新型顯示產業仍然表現出較強的產業韌性和抗沖擊能力。2022年,全行業產值逾4900億元,全球占比36%,繼續位居全球首位;顯示面板產值超3600億元,全球占比48%;顯示面板出貨面積1.6億平方米,全球市場占比68.6%,同比增長5個百分點,牢牢占據世界首位。
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在全球的重要地位逐漸確立,技術能力上得到極大增強,TFT-LCD領域已具備國際領先優勢,AMOLED量產能力逐步增強,電子紙、量子點、Mini/Micro LED、印刷顯示、激光顯示等多種顯示技術加快壯大。我國已成為顯示種類最全,技術創新最活躍、下游應用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同時,我國新型顯示產業鏈協同創新機制不斷健全,通過推動全鏈創新、加快知識產權布局、加強前瞻技術研發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水平,在超薄、柔性、透明顯示、4K/8K超高清顯示等領域取得明顯進步,陸續推出多款全球首發產品,顯示面板專利申請量全球占比達到35%,位居全球第一。
“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已形成從供給端到應用端的完整產業體系,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成效顯著,并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楊旭東表示,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視新型顯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持續從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資源投入、加大財稅支持、促進企業對接、深化國際合作等方面,推進產業創新發展和產業鏈供應鏈建設。
四川省推動新型顯示產業成鏈集群發展,聚集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超800家,產品種類涵蓋了Mini/Micro LED、OLED、LCD、激光顯示、電子紙等主流產品,已形成相對完整的新型顯示產業生態圈。特別是成渝地區智能終端產業規模優勢突出,生產了全球2/3的iPad、50%的筆記本電腦和10%的智能手機,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成都顯示產業規模占全國總體規模的15%,產業鏈完善度71%、產業本地化配套率38%,并帶動下游智能終端產業加快發展,目前成都個人計算機產量居全國第二、投影機市場占有率為20%,位居全國第一。2022年,成渝地區新型顯示產業產值占全國比重超30%,已成為全球最大的OLED生產基地和中國柔性顯示產業最大集聚地。(記者 李靜)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