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首屆罐頭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以下簡稱“發布會”)上獲悉,由中國罐頭工業協會和山東省臨沂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省平邑縣人民政府和平邑縣罐頭產業協會承辦的首屆罐頭文化節將于9月26日至10月2日在山東省平邑縣舉行。發布會上,中國罐頭工業協會理事長劉有千表示,首屆罐頭文化節活動是為了推動中國罐頭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創新輕工、品質輕工、綠色輕工、智慧輕工、集群輕工、時尚輕工、放心輕工和技能輕工,促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經濟繁榮的切實舉措,將進一步助推區域經濟邁出新步伐。
落地平邑 當之無愧
長期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地方特色產業發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繼續支持創建農業產業強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罐頭產業作為典型的區域特色產業,正集聚優勢、向陽而生。
“山東平邑當之無愧地成為首屆罐頭文化節的舉辦地。”劉有千在談到首屆罐頭文化節為何落地平邑時表示,我國是全球最大罐頭制品生產國和出口國,而山東因其蔬菜、水果、糧食、肉禽豐富,一直以來是我國最為重要的食品生產制造大省,也是中國罐頭的核心產地和出口大省。其中,臨沂市的平邑縣又是山東罐頭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近年來,平邑罐頭產業規模逐年提升,產業鏈逐漸完善,產業的發展直接推動了地區經濟發展,同時也加速了鄉村振興工程建設的推進,在全國甚至世界范圍內形成了“平邑罐頭”地域性影響力。活動在平邑舉辦也有望進一步推動平邑罐頭產業提升品質、拓展市場,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
發布會上,山東省平邑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郭鵬表示,罐頭產業是平邑縣的傳統特色產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40年的持續發展,目前已經發展成為集水果種植、設備制造、罐頭加工、印鐵制蓋、玻璃制品、包裝印刷、電子商務、商貿物流于一體的產業集群,水果罐頭年產量占據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被譽為“中國水果罐頭之都”。
記者了解到,作為“中國水果罐頭之都”,平邑縣擁有罐頭加工及配套企業80余家,年加工各種水果罐頭40萬噸,罐頭生產及配套企業在生產旺季能吸納2萬余人就業,人均年收入達到7萬元。可以說,在政策支持下,罐頭產業已成為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增加群眾收入的基礎和支柱產業。
山東省臨沂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家慶談到臨沂市對罐頭產業發展的支持情況表示,近年來,臨沂市農業農村局堅持“土特產”發展方向,全面落實產業幫扶政策;整合各級涉農政策、項目、資金,支持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先后在平邑縣圍繞罐頭產業實施了國家農業產業強鎮項目、農產品保鮮冷藏項目、省級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項目、市級長三角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項目,助力平邑罐頭產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
品牌打造 爭創一流
“我國罐頭產業在全面貫徹落實‘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上積極響應、成效顯著。”劉有千表示,對外,罐頭出口平均價格不斷提高,質優價美的罐頭產品日益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對內,經過中國罐頭工業協會三年專項行動的大力宣傳和推廣,消費者對罐頭科學認識的程度大大提高,再加之罐頭行業的創新發展,罐頭的國內市場潛力正逐步被激發,罐頭人均消費量有望大幅提升,行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因此,行業需要首屆罐頭文化節這樣的交流和展示平臺,一方面可以凝聚行業精英共謀產業發展大計,推動產業創新和進步;另一方面也對外展示并擴大我國罐頭產業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罐頭產業的整體形象,使其在全球市場上享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王家慶表示,下一步,山東省臨沂市將以平邑縣為重點,把罐頭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創建共同富裕沂蒙好例”的標桿工程、示范項目,高點定位,統籌規劃,理清發展路徑,強化政策措施,持續打造提升臨沂(平邑)罐頭品牌影響力,為罐頭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臨沂力量。“中國罐頭工業協會始終走在行業發展最前沿、引領行業轉型新方向,在臨沂市平邑縣舉辦首屆罐頭文化節,為臨沂市罐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重要機遇和合作平臺,必將有力推動行業不斷與時俱進、聚勢蝶變。作為東道主,我們將以最大的熱情、最優的服務,全力將首屆罐頭文化節打造成為行業翹楚的首秀平臺、產業招商的第一平臺、創新思想的首發平臺。”王家慶說。
山東省平邑縣罐頭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優質果品種植基地、完善的產業鏈條以及優越的營商環境。郭鵬表示,下一步,平邑縣將堅持走全產業鏈條發展道路,聚焦招大引強、龍頭培育、科技創新、品牌建設,持續提高平邑罐頭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罐頭產業向集群化、規模化、多樣化、品牌化發展。
據悉,首屆罐頭文化節活動豐富、精彩紛呈。屆時,將分別舉辦開幕式、中國罐頭食品產業發展大會、中國罐頭工業協會理事會擴大會、品牌匯展、文藝演出、雕塑展示等活動。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籌備中,預計9月24日前完成前期準備工作。(記者 閆 利)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