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行業能否穿越“周期迷霧” 消費者才是關鍵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0-03





      伴隨著中秋、國慶“雙節”白酒行業新一輪消費旺季也隨之到來。以過往數據來看,“雙節”白酒銷量能夠占到行業全年20%—30%,今年上半年,白酒市場庫存積壓、價格倒掛現象嚴重,為了搶抓這個黃金節點,各白酒企業紛紛蓄力開跑。記者近期走訪市場發現,相對于酒企高漲的促銷熱情,下游酒商們的備貨意愿卻偏向謹慎。“雙節”疊加國民經濟延續恢復態勢,酒業有望迎來拐點行情嗎?


      酒商積極“去庫存”


      在北京朝陽區某大型商超中秋節名酒大促活動現場,記者看到,擺在最中間的是酒類熱賣榜第一名五糧液,零售價1089元一瓶。超市團購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單人購買金額1萬元以上可以單獨申請團購優惠,“每款酒優惠各有不同,有的是9折優惠,主要看數量和金額,買得越多優惠程度越大。”同時,部分線上電商也推出“百款直降”“限量預約搶購”“百億補貼”等活動。


      9月份以來,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舍得酒業、酒鬼酒等在內的各大頭部白酒品牌先后吹響“雙節”動銷號角。從形式上看,包括打造“雙節”IP、小范圍圈層營銷、加大開瓶獎勵力度、做好貨源及物流準備等,核心動力都是希望借勢雙節效應,協助商家搶抓旺季銷售。中信建投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安雅澤表示,長假將至,酒廠紛紛加大促銷支持力度,場景復蘇疊加低基數加持,上市酒企有望取得可觀的動銷增長,運營能力優異的企業有望進一步份額提升。


      盡管酒企動銷熱情高漲,酒商及終端的表現卻稍顯冷淡。近日有媒體調查顯示,近八成的酒商表示終端備貨意愿低,難以完成廠家任務;僅有二成酒商表示“雙節”地推順利,終端備貨情況良好。此外,所調研的分銷商均表示無意大量備貨,準備按需調貨。


      此外,根據行業慣例,很多品牌會在“雙節”這一節點向上調整價格,實現品牌價值的再提升。但近期,僅有瀘州老窖發布的一條提價通知在業內流傳,其余各大酒企則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觀望,并沒有像往年一樣“大張旗鼓”地宣布提價。


      數據顯示,白酒價格近期不僅沒有漲價,反而呈下行態勢。瀘州·中國白酒商品批發價格指數辦公室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上旬,全國白酒環比價格下跌0.09%。從分類指數看,名酒環比價格指數為99.91,下跌0.09%;地方酒環比價格指數為99.86,下跌0.14%;基酒環比價格指數為100.00,保持穩定。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220家A股白酒上市企業總營收2140.23億元,同比增長16.62%;凈利潤合計為859.53億元,同比增長18.79%。隨著經濟復蘇,今年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不俗。


      但在業績增長的背后,酒企高庫存、價格倒掛的問題仍然存在。數據顯示,在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中,貴州茅臺、洋河股份、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等5家酒企存貨超百億元。包括龍頭企業在內的10多家酒企還出現了合同負債同比下滑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經銷商對于酒企的預付款支付和拿貨的意愿在不斷下降。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2023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較2022年同期相比,80%的白酒經銷商在今年庫存嚴重積壓,同時,今年白酒行業和白酒市場已經進入新一輪調整周期,一線和二線白酒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價格倒掛現象。


      “今年中秋經銷商渠道都在想盡辦法去庫存,進貨意愿比較低。”一位常年代理白酒銷售的經銷商告訴記者,終端多數分銷商被稱為批發商,并不具備品牌白酒的代理資格,再加上行情不穩,他們寄希望于收到訂單,再向上游經銷商進貨,而非提前備貨。


      “店里壓的庫存比較大,對中秋國慶假期比較期待,他們最近也在規劃促銷活動,爭取多銷售點,回回款。”上述經銷商表示。


      行業或將迎來拐點


      隨著傳統酒類銷售旺季臨近,外界紛紛開始關注白酒行業是否會迎來拐點。《2023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指出,隨著中秋和國慶兩個節日的到來,酒類消費市場將逐步恢復。品牌企業重點發力終端產品市場,價格在300元左右的產品有望率先走出低谷。同時,頭部名酒企業積極清理庫存,有望重新調整渠道價格體系,推動整個酒類市場的復蘇。


      宏觀經濟的不斷向好,也給白酒行業的發展注入了信心。9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8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比上月加快0.8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月加快2.1個百分點。如果綜合1—8月的數據來看,前者同比增長3.9%,后者同比增長7.0%,呈現出供需兩端回暖共進、主要指標邊際改善的良好態勢。


      多家券商分析研報也認為,經濟持續回升疊加“雙節”效應,有利于白酒行業穿越“周期迷霧”。


      “前期白酒庫存積壓、批價倒掛及基本面疲弱等問題導致市場信心不足。隨著多維政策明確對消費恢復,下半年復蘇預期增強,白酒作為經濟強相關行業,看好板塊順周期反轉機會,有望迎來布局時機。”方正證券分析指出,經濟復蘇積極信號頻頻,基本面企穩回升,旺季催化+盈利能力結構性改善下,白酒板塊迎來戰略性配置機會。


      也有部分業內人士持謹慎態度。福建省酒業協會副會長薛德志表示,“節假日肯定會好一些,但也不是普遍好轉。馬太效應加劇下,頭部品牌向好不變,但其他品牌不容樂觀。整體來看,為促進資源合理配置,會加速市場出清速度。”


      安徽的名酒經銷商陳先生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在他看來,下半年酒商的現金流和庫存仍面臨考驗。一方面,眾酒企在業績壓力下,保增長仍是主旋律;另一方面,“堰塞湖”一樣的社會渠道白酒庫存,讓終端進貨意愿下降,但市場內卷不斷,新產能又加速釋放,消費端不確定性增強,雖然有“雙節”賦能,但仍需謹慎應對需求變化。


      光大證券分析認為,渠道端在庫存壓力下或仍將相對謹慎,“雙節”為消化庫存的關鍵節點,實際情況有待進一步觀察,經銷商狀態存在分化,具有茅臺酒配額的大商經營狀態相對較好。


      華泰證券也認為,經濟及消費層面的政策刺激和信心回升或將是板塊回暖的關鍵,白酒板塊預期改善和估值回升有望同步;長期來看,行業擴容升級和集中度提升的主旋律不變,名優酒企或仍將享受超越行業的成長速度。


      “‘雙節’銷售將是試金石,品牌力強、管理水平高、渠道健康的優質公司將浮出水面,搶占更多市場份額。”中泰證券指出,當前酒企需堅定且快速地下定決心,以犧牲短期利潤為代價刺激消費,堅定不移地將資源投入到動銷場景,同時,應當通過合理的利潤補償,加大對渠道端的服務支持以及客情維護,堅定渠道信心,為長線發展夯實基礎,畢竟消費者才是企業穿越周期的核心資產。(記者 吳 俠)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