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企業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從行業新銳到行業領軍,方便食品企業憑借自身獨特的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共同推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日前,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CIFST)主辦的第二十三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同期舉辦的行業新銳對話環節,來自華味坊、美申園、白家阿寬、王家渡、嘉吉、味食源、春發、今麥郎的8位代表從各自領域切入,探尋方便食品行業的新藍海。
強責任 挖掘特色
做響地方傳統美食名片
螺螄粉、酸湯面葉、紅油面皮……一碗飯、一碗湯、一盤菜,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種無法替代的家鄉味道。如何讓地方美食走出去,被更多人知曉?這些深耕地方特色美食的企業給出了答案。
“讓地方特色美食走出去,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到地方特色美食,是食品企業的職責和使命。”在華味坊食品(焦作)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國欣看來,酸湯面葉作為地方特色美食,承載了一代代人的回憶。但即使在河南,也不是每個城市的人都食用過酸湯面葉,因此企業在將酸湯面葉進行工業化的過程中,除了解決設備與工藝的匹配度外,還需不斷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度。周國欣說,未來將會挖掘更多地方特色美食,借助工業化生產方式,推向全國各地。
廣西美申園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則致力于將廣西柳州特色螺螄粉發揚光大。公司總經理黃海表示,在螺螄粉賽道上,僅柳州一地就有130家左右的相關工廠,企業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讓螺螄粉走得更遠。“食物要好吃,就一定需要好品質。螺螄粉產業發展要考慮打造全產業鏈、做全渠道開發,有了規模和產品后,要實現自動化。做到這些,螺螄粉生產企業才會走得更遠。”黃海說。
重擔當 創新技術
做優方便食品產品品質
不同地域的食品成分不同,企業將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入產品開發中,關注行業、融合創新,賦予食品原料、調味料等方便食品領域研究新思路,是行業的共同期待。
四川白家阿寬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琨表示,公司營收額實現雙倍快速增長離不開原創性產品和供應鏈的打造,其接近80%的產品都是聚焦地方特色的高品質、原創性方便食品。同時,公司通過品牌營銷,兼顧供應鏈的成本優勢和品質優勢,既抓住了線上流量的宣傳優勢,又抓住了線下傳統渠道的自有優勢。“企業與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還有資本的助力,希望未來方便食品行業能夠在多方支持下取得更加平穩的發展。”張琨說。
“智能制造服務的應用提高了效率,產品可追溯讓消費者食用更放心。在這些基礎上,通過技術創新把食品營養提高40%—50%,呈現出豐富的口感,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北京味食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濱在談到企業產能實現翻倍時,句句離不開智能制造和技術創新。他表示,做出更好、更有風味的產品是企業技術發展的重點方向,一個品牌的打造需要幾代人共同努力,希望未來與行業企業共同在技術領域合力突破瓶頸,助力行業創新發展。
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所所長李麗娜表示,每一代人對方便面的態度都不一樣,隨著飲食習慣的變化,消費者更希望方便食品的口味要還原、要健康、要養生,這就需要方便面行業不斷加大創新力度。今麥郎一直致力于在非油炸面領域進行深入研究,現在推出的泡面產品實現了三分鐘快速還原面館的原汁原味。“未來我們會在做到好吃、新鮮、快捷的基礎上,持續進行技術突破,讓非油炸產品帶給消費者更多快樂,帶領行業走出一片新的藍海。”李麗娜說。
促發展 洞悉市場
做強方便食品藍海產業
企業想要健康發展就要準確把握市場動態,方便食品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行業內各方通力合作,把準行業發展脈搏。
四川王家渡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鵬認為,當前餐飲業中,正餐向高端化、連鎖化方向發展,納入到方便食品里面的半成品、成品對食材、風味的要求都在加強,對供應鏈也提出更高要求。“矩陣式供應鏈可以將企業需要的品類與業內專業的生產服務商對接,提高整體效率和水平。希望未來能夠建立一個生態供應鏈體系,讓大家發揮各自的專長和技能,提高行業運行水平,促使企業更加健康有序發展。”李鵬說。
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特點,找到自己的特點并發揮出來,才有可能在新的產業發展市場中形成新優勢。天津春發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郝學財在談到企業發展時感慨道,盲目追求市場風味潮流并不一定能獲得良好成效,咸味食品配料企業發展一定要基于市場和客戶的需求,不斷增加自己的“底肥”。市場洞察和客戶需求是企業創新的原動力,企業在持續深耕咸味食品風味領域的過程中要避免閉門造車,增加與行業企業的互動,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同推進整個方便食品行業的進步。
在嘉吉食品解決方案北亞和澳洲增稠穩定產品線總監、北京工廠總經理孫英北看來,企業在食品生產過程中要遵守各國相關法律,要做到社會效益高于企業利益。此外,企業發展要認清自己的核心優勢,要了解市場變化,了解消費者的變化;在做大做強核心業務的基礎上,打造第二曲線或第三曲線,持續助力方便食品行業的發展。(記者 閆 利)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