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是一扇獨特的“電子窗”,一方面人們可以從屏幕中了解大千世界,另一方面屏幕的尺寸、功能、品質等特性也直接反映著消費者的生活質量和消費偏好。
記者從GFK中怡康獲悉,在今年4—5月彩電尺寸結構短暫回調后,“618”期間雙線市場大尺寸彩電量占比達到新的高峰。從份額角度來看,線下85英寸、86英寸產品份額甚至達到22.5%,成為第二尺寸。奧維云網發布的《2023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總結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銷量為1467萬臺,銷售額為487億元。其中,75英寸大屏電視的零售量份額同比增長7.1%,成為份額增長最快的尺寸。記者還注意到,MiniLED產品開始向大尺寸升級。隨著推出MiniLED產品的廠商逐漸增多,市場競爭開始加劇,產品結構從主流的55—75英寸快速向85—98英寸的產品升級。
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告訴記者,從電視變革的發展歷史來看,顯示屏幕變大是不斷發展的趨勢。顯示器制造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液晶顯示面板的供貨價格回落,為成本價格降低創造了條件。
對于消費者而言,電視顯示屏變大不僅能改善生活品質,還能增加視聽享受。記者走訪家電賣場發現,許多年輕消費者更關注電視顯示面板的性能。正在挑選電視的消費者劉先生告訴記者,“因為我喜歡把游戲機連接電視玩一些精美的大制作游戲,所以支持4K分辨率、HDR技術的電視成為了我挑選時的需求。大尺寸的顯示器不僅能讓我享受游戲,還能看高清電影和球賽,提高生活質量。”帶父母來挑選電視機的梁女生表示,想為父母換一臺大尺寸顯示器的電視,“大顯示器的畫質比之前家中的老電視更清晰,還增加了智能語音功能,更方便老人操作。”
梁振鵬認為,消費者對電視的需求從單一的收看電視節目轉變為復合型需求,使大尺寸的電視的需求增加,所以電視的主流銷售尺寸會越來越大。“電視尺寸要根據使用場景來挑選,放在臥室里的電視通常在55—65英寸左右,放在客廳的電視尺寸多為75英寸和85英寸,而放在廚房或衛生間的電視尺寸則以20—30英寸為主。”梁振鵬說。
記者了解到,GB 21520-2023《顯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確定于2024年6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筆記本電腦、電視機、各類商用顯示器均適用于顯示器能效標準,該標準也明確給出了不適用的顯示器類型,即專業用途顯示器、雙屏顯示器、僅支持以電池方式供電的顯示器等。梁振鵬表示,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高分辨率、大尺寸的商用顯示設備的市場份額逐漸增大,將更多類型的顯示器納入顯示器能效標準的產品范圍將更有利于行業的管理,引導行業良性發展。(張鈺格格)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