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白酒行業十分熱鬧,A股上市公司們剛剛提交一份整體好于預期的三季報,貴州茅臺又官宣了近6年來的首次提價。這不僅印證了行業復蘇向好的態勢,彰顯了行業較強的韌性和活力,也為市場注入了信心和力量。“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復蘇,行業有望回到積極的發展軌道,不過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白酒行業現階段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依然是較高的庫存。”業內人士表示,白酒產業已經進入存量競爭時代,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市場競爭不進則退,白酒企業只有在困難之中尋找機會,業績才會持續增長。
行業增長面保持較高水平
盡管當前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白酒行業處于波動恢復的承壓狀態,但仍擋不住白酒上市公司們一路高歌。
前三季度,20家白酒上市公司實現營收總額3091.11億元,同比增長16.29%;實現凈利潤總額1189.8億元,同比增長18.92%。
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17家實現了營收正增長,其中16家營收增幅達到兩位數;除未被計入的金種子酒外,14家實現了凈利潤正增長,其中11家凈利潤增幅達到兩位數,1家達到三位數。
第三季度,20家白酒上市公司實現營收總額957.26億元,同比增長15.19%;實現凈利潤總額352.75億元,同比增長17.92%。其中,僅順鑫農業一家呈虧損狀態。
“從整體數據來看,白酒上市公司平穩向好,行業增長面保持較高水平。”業內人士表示,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5794元,同比增長6.7%,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9.7%。可以確定,消費復蘇是今年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白酒行業有望重現積極發展勢頭。
“考慮到第四季度是傳統白酒消費季,更是春節備貨季,市場依然對于名酒的業績抱有樂觀態度,知名酒企完成全年目標問題不大,行業穩中有進的態勢沒有變化。”白酒行業分析師、知趣咨詢總經理蔡學飛說。
前三季度的亮眼成績,也讓多家機構對白酒企業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
華鑫證券認為,白酒板塊全年環比向好趨勢不改,消費力整體疲軟下板塊韌性已有所體現,短期觀察春節開門紅動銷情況,長期注重消費力復蘇與商務場景恢復。
“8月以來,白酒動銷環比明顯提升,隨著中秋國慶旺季平穩度過,渠道對完成全年目標信心更足,2024年春節備貨時間更為充分;特別國債的發行及中美關系緩和提振2024年經濟預期,9月PMI、CPI、社零等宏觀經濟指標開始回暖,煙酒社零同比高增23%,商務用酒需求逐步回暖,北上資金有望重新流入。”中信建投研報指出,從酒企三季報看,高端酒及地產酒龍頭企業表現優異,增速及盈利能力仍然強勁。
頭部名酒持續走強
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白酒行業集中度正不斷提升。
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瀘州老窖、古井貢酒6家公司前三季度營收均過百億元,營收合計為2607.27億元,占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營收總額的84.35%;凈利潤合計為1097.23億元,占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的92.22%,提高了0.86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貴州茅臺依舊一騎絕塵,歷史上首次在前三季度就實現了千億元營收。前三季度,貴州茅臺實現營收1032.68億元,同比增長18.48%,實現凈利潤528.76億元,同比增長19.09%。這份三季報顯示,貴州茅臺整體業績與2021年全年幾乎持平,盡管營收方面相比2021年全年的1061.90億元略低,但凈利潤已超過當年的524.60億元。
五糧液依舊穩健發展,前三季度,五糧液實現營收625.36億元,同比增長12.11%;實現凈利潤228.33億元,同比增長14.24%。業內人士認為,營收凈利潤雙增,得益于五糧液在國慶中秋假期取得了不錯的表現,在宴席、禮品、商務等方面表現出極強的剛需屬性。高端酒保持穩健增長,次高端酒增速相對更快。
前三季度,洋河股份實現營收302.83億元,同比增長14.35%,實現凈利潤102.03億元,同比增長12.47%;山西汾酒實現營收267.44億元,同比增長20.78%,實現凈利潤94.31億元,同比增長32.68%。相較于半年報,此次洋河股份在與山西汾酒的探花之爭中,營收以較大優勢勝出,但雙方在凈利潤上的差距越來越不明顯。
瀘州老窖、古井貢酒上半年營收也都實現了20%以上的增幅。前三季度,瀘州老窖實現營收219.43億元,同比增長25.21%,實現凈利潤105.66億元,同比增長28.58%;古井貢酒實現營收159.53億元,同比增長24.98%,實現凈利潤38.13億元,同比增長45.37%。
強者恒強,中后梯隊酒企的業績表現差異則較大。
順鑫農業、酒鬼酒、皇臺酒業的業績仍在下滑,而水井坊、伊力特、金種子酒等多家酒企三季度都出現了觸底反彈的勢頭,金徽酒前三季度營收增長近三成,巖石股份更是成了前三季度營收、凈利潤增幅最大的公司。
雖然業績高增,但在行業的加劇競爭下,業內多持審慎樂觀態度。“如此大幅度的增長,除了酒企自身經營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或自身規模還相對較小。”業內人士表示,通過三季報可以看出,白酒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勁頭和趨勢明顯,市場份額不斷向優質產區、名酒企業和名酒品牌集中,擁有高端白酒產品的酒企,展現出超強的造血能力,中后梯隊酒企壓力仍在不斷加大。
中小酒企進一步承壓
10月31日,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三季報發布完畢,貴州茅臺便發布重大事項公告稱,自2023年11月1日起上調本公司53%vol貴州茅臺酒(飛天、五星)出廠價格,平均上調幅度約為20%。貴州茅臺上一次出廠價上調還要追溯到2017年底,時隔多年再次提價,是否會帶來“應聲而漲”的連鎖反應,引發業內討論。
白酒分析師肖竹青表示,這種連鎖反應不會發生,因為白酒行業庫存量太大,普遍漲價漲不起來。
高庫存問題在三季報中也有所體現,雖然白酒上市公司業績普遍增長,但整體庫存仍處于高位。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僅有順鑫農業存貨同比下降。
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20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貨總額為1363.54億元,其中貴州茅臺、洋河股份、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5家酒企存貨均超百億元。貴州茅臺以409.9億元的存貨規模居首位,同比增加58.08億元。除貴州茅臺外,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貢酒、今世緣4家酒企存貨同比增加超10億元。
從增長比例來看,酒鬼酒庫存占總資產比例同比漲幅最高,為5.34%。雖然酒鬼酒今年執行去庫存計劃,但其存貨仍在上升。截至三季度末,酒鬼酒存貨14.51億元,同比增加2.34億元,占總資產的26.59%。
從存貨占總資產比例來看,迎駕貢酒、金種子酒、口子窖存貨占總資產比例均超40%,分別為41.35%、40.93%、40.08%。僅五糧液、貴州茅臺、瀘州老窖和古井貢酒4家酒企低于20%。
由此看來,消化庫存仍是酒企當前的首要任務,這與中國酒業協會此前發布的《2023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的判斷基本吻合。該報告指出,受經濟環境和消費氛圍的影響,當前白酒消費出現了結構性分化,高端品牌的銷量和增速相對較低,一些一二線白酒價格下降甚至出現倒掛現象。在目前的白酒市場環境下,以去庫存模式來解決價格倒掛,是今年多數白酒企業的戰略重點。
“目前我國酒水市場增速放緩,市場份額持續向頭部酒企集中,白酒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業內人士提出,以目前市場情況來看,現階段最主要的任務還是清理庫存、回流現金。
肖竹青表示,社會購買力不足是目前酒企面臨的共同難題,若消費低迷、社會購買力不足的基本面得不到根本性改善,部分酒企的真實情況會隨著消費退潮顯現。
“白酒主流價格帶下探,是因為消費需求在收縮的同時,生產供給卻非理性擴張,導致市場價格不利于生產者,部分競爭力較弱的企業或將被迫退出市場。”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說。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