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健康領域的升級創新,是家電行業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共同使命和重要方向。近日,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指導、《電器》雜志社主辦的 “2023中國家電健康趨勢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
在 “健康”為主題的創新潮流中,家電產業正在實現從產品的單一健康技術到居家健康管理的發展路徑。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王雷在致辭中指出,“一條從產品到場景再到體系的 ‘健康+家電’的融合發展路徑變得愈發清晰。”
用戶體驗助力轉型升級
會上發布的 《2023中國家庭健康家電用戶體驗調研報告》(以下簡稱 《報告》)顯示,近七成的受訪者認可并需要具有健康功能和屬性的家電。然而,在健康需求持續高漲且不斷細分的同時,健康家電在實際使用中的體驗并不盡如人意,存在不少痛點。
在有關健康家電整體用戶體驗感受調查中,“夸大健康賣點,與實際不符”“健康功能效果不明顯”是用戶反饋度高的痛點問題。在主觀性調研中,多位用戶在描述心目中相對理想的健康家電時也表示,希望健康家電不要讓健康功能停留在僅僅是 “噱頭”的層面,而是能實打實地感受到健康的實際效果。
此外,《報告》還針對冰箱、空調、洗衣機等重點品類展開用戶使用體驗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痛點及改進方向。
“在智能家居興起的背景下,消費者期待更加人性化和個性化的整體健康解決方案。”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電器》雜志社主編陳莉表示,中國家電行業已經針對健康領域做了很多的努力,積累了豐富的產品和技術,并正在積極研究和落地智能家居環境下的健康管理,但是消費端對于家電行業在健康領域的這些布局認知并不算高。
“未來,家電與健康兩大領域的融合發展,需要我們投入更大的力氣進行消費者教育,去推廣我們的健康產品、健康技術、健康管理解決方案。”陳莉說。
智能家居賦能健康生活
當下,健康對于家電消費的提振作用已經顯現。北京奧維云網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趙梅梅在會上分享了健康家電的市場 “進擊”之路。
“從今年的市場表現來看,家電市場的修復速度落后于整體消費,企業要到需求濃度高的地方,在結構中尋找爆發與繁榮。”在趙梅梅看來,健康正是需求濃度高的發展領域,用戶健康生活理念為健康需求崛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根據奧維云網 (AVC)數據,2023年1月至9月,保鮮冰箱、凈熱一體凈水器、感應翻蓋智能坐便器、氣泡洗熱水器等健康家電的零售額增速遠遠領先行業增速。健康家電的發展,可以分為功能賣點階段、主流標配階段、品類升級階段和健康管理階段。趙梅梅分析,如今行業正在從健康單品到健康解決方案轉型。這種轉型將呈現出新的趨勢。
首先,健康功能的實現方式多樣,產品配置將從單一健康方式轉向組合健康方式;其次,健康家電的使用效果將走向數據化、可視化,以推動行業加速滲透;再次,健康家電消費投資化趨勢顯現,健康家電產品向高端化、品質化升級。此外,她還表示,健康家電的發展,也要兼備行業的其他熱點發展趨勢。
伴隨著健康技術和產品矩陣更具規模,家電在人居環境下具備了更強的賦能健康生活的能力,以睡眠、烹飪等為代表的健康場景已經成為消費者和行業關注的焦點。
行業共話發展策略
如今,健康已然成為眾多家電品牌實現突破和升級的重要方向。在論壇對話環節,4位來自家電企業的代表就健康理念、產品和發展策略展開深入討論。
海爾智家洗碗機全球企劃總監肖磊表示:“我們通過數據調研發現,疫情期間,92%的用戶會更加關注家電的健康屬性,健康、殺菌、消毒等都是人們選擇家電產品時的重要標簽。健康家電已經成為家庭生活的必備品。這場疫情相當于把整個家電產業提前推進到健康時代。”
江蘇美的清潔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策略部負責人許建烽以洗地機產品為例分享了對于健康發展趨勢的看法。他說:“從清潔電器領域來看,我們發現消費者對殺菌、除螨、消毒、全屋360°的深度清潔變得更加關注。中國洗地機市場近三年的飛躍式發展,實際上就是基于消費者對于健康的更深層次的需求。”
上海林內有限公司營銷部部長薛曉斌認為,圍繞健康,家電領域正在發生趨勢性的變化。第一,健康功能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產品的標配,消費者在選購時也會更加關注健康功能;第二是全場景化的健康,以用水健康為例,這一趨勢已經涵蓋飲水、沐浴、洗滌等全屋用水場景;第三,智能化趨勢顯著,要更加便捷地讓消費者享受健康科技帶來的益處。
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科創中心研發總監王峰表示,整個社會對于健康的認知已經發生了全新的變化,對于家電行業而言是一個新的啟發,甚至可以為行業發展開辟出一條新的賽道。
“在提振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主流家電企業如何通過優秀的健康技術、出色的健康理念以及對消費者負責的品牌影響力,為健康事業保駕護航,是今天我們坐在這里共話健康趨勢的重要價值。”王雷表示。(記者 曹雅麗)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