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調味品協會大數據信息中心攜手線下零售數據監測機構馬上贏,對今年第三季度調味品行業熱門細分品類進行了數據研究與盤點。依據市場數據變動,馬上贏分析,在醬油、醋、復合調味料等細分品類,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不容小覷,品牌方需要審時度勢,及時調整戰略,緊跟市場節奏。
醬油市場:健康屬性日益凸顯
在調味品品類市場的整體洞察之中,醬油在各方面的數據均較為亮眼。基于馬上贏對醬油市場相關數據的監測,“健康”標簽在市場中的變動趨勢值得關注。“減鹽”和“有機”這兩個系列的產品處于相對穩定的緩慢增長態勢。從三個系列產品的價格變化(以元/升為單位進行折算)來看,“有機”系列產品份額雖低,但是價格優勢顯著。對比常規醬油產品15元/升左右的價格,“有機”產品87元/升的均價顯示出市場對這一系列產品的期待和對價格帶的寬容度,把握住健康消費的趨勢或是調味品企業提升營收的關鍵所在。在醬油品類的“有機”賽道中,千禾布局頗多,以一己之力占據61%的銷售額;海天緊隨其后,從去年1—3季度的1.4%增長到12.6%。李錦記則是“減鹽”賽道的主要選手,80%的占比顯示出其在這一賽道中的影響力。
醋和料酒市場:區域競爭,一超多強
在對醋和料酒兩個品類的分析中,“一超多強”的區域競爭態勢正逐漸成型,區域競爭十分充分。總結來看,海天作為醬油頭部企業,在醋類賽道中也維持了較大的優勢,在18個省份中名列前茅。恒順則憑借在江蘇、江西、安徽、浙江、湖北等華東周邊區域的強勢市場地位,在總體積分中排名第二。紫林在河南、山西、河北等區域的市場占有率較高,水塔的主要市場在東北區域,而保寧則在西南區域。不難看出,醋類賽道中區域品牌、龍頭較多,市場區域性較強。在料酒賽道中,品牌間的差異則更令人驚訝。其中,海天在15個省份中占據市場份額第一,7個省份中占據市場份額第二,渠道力遙遙領先。廚邦以9個上榜省份數位列第二,在華南區域的市場影響力較大;而恒順在華東區域市場的優勢地位在料酒賽道中也有體現,以7個上榜省份數排名第三。與醋類賽道相似的是,料酒市場競爭中的區域因素也影響較大。
復合調味料市場:激烈競爭,機會充裕
復合調味料品類近期受到諸多關注,其原因在數據中可以找到答案。在品牌競爭中,2022年第三季度這一賽道尚有1314個品牌參與競爭,但時間推移至2023年第三季度時這一數字下降至1238個。進一步細分來看,復合調味料包括以王守義十三香為代表的傳統復合調味料,以及以好人家、筷手小廚為代表的菜譜式調味料。數據上看,傳統復合調味料在復合調味料市場中仍有一定優勢,王守義十三香的市場份額占比以微弱優勢超過好人家,位列第一。然而,從市場份額變化的維度看,王守義十三香的市場份額由2022年第三季度的13.7%下降到2023年第三季度的12.4%,好人家的市場份額則由9.4%上升上漲到11.1%,可見菜譜式的復合調味料呈現出了更快的增長態勢。從不同品牌在復合調味料賽道的布局著眼,不難看出消費者近年來下廚做飯的習慣正在發生改變。就復合調味料本身而言,在口味豐富、形式多樣、操作便捷等特性加持下,其越來越受到喜歡嘗鮮與分享的年輕消費者的青睞也并不令人意外。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大眾對飲食的需求長期而豐富,中餐菜肴獨特的復雜烹飪方式也從客觀上為復合調味料創造了更大的空間。在此情況下,家庭廚房的升級是大勢所趨,復合調味料也順勢興起。除此之外,快手菜的興起與短視頻的推波助瀾,也重新燃起了大家親手下廚的熱情。
火鍋底料市場:一人食趨勢
火鍋底料在調味料類目內的市場份額及其增速表現也可圈可點。總體來看,海底撈、好人家、大紅袍等品牌在火鍋底料市場中占據頭部地位,其中增速較高的名揚、好人家和橋頭等品牌多為川系品牌。就規格而言,150克/件的規格以14.5%的市場份額拔得頭籌,360克/件和200克/件各自占了10%左右的市場份額。粗看之下,大規格在火鍋底料市場中似乎更受消費者青睞。但從增速的角度看,由四袋90克小包裝組成的360克產品、由兩袋90克小包裝組成的180克產品和90克產品分別位居市場份額增速排名前三。也就是說,90克的小包裝憑借其便捷性、充分利用性而被更多消費者選擇,正領漲整個火鍋底料市場份額,值得市場投入更多關注。總體來看,調味品行業根基堅實、發展空間仍值得期待。作為典型的民生行業,調味品行業長期維持穩定增長態勢,即使是在市場動蕩的疫情期間,調味品行業受到的沖擊也不顯著,體現出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對調味品的需求是基礎而穩定的。時間維度再拉長,在市場消費環境整體向好的背景之下、在健康消費趨勢之下,調味品行業產品創新、價格定位的轉向均指日可待,調味品行業應當把握機遇逐漸轉向,以驅動市場發展。(記者 高嬌娣)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