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三季度營收合計超780億元 調味品上市公司整體表現向好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2-11





      前段時間,18家調味品上市公司三季報陸續出爐,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合計為780.35億元,凈利潤合計95.28億元,與2022年同期17家調味品上市企業(不包括江鹽集團)經營數據相比(2022年營收總計747.29億元,凈利潤總計123.64億元),營收增長超33億元,凈利潤減少約28億元。其中,營業收入正增長的有10家,占18家上市公司的55.56%;凈利潤正增長的有9家,占18家上市公司的50%;千禾味業、蓮花健康、安琪酵母等9家公司實現營收和凈利潤雙增。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受原材料成本高位運行、經銷商庫存高企等因素影響,但整體來看,調味品行業觸底反彈,大盤穩定,整體表現向好。


      迎來關鍵期,零添加、營養健康成發力點


      今年前三季度,海天味業、中炬高新、加加食品等8家公司營收和凈利潤雙降。此外,有報道顯示,調味品經銷商庫存高企的問題普遍存在。這是否意味著調味品賣不動了?


      業內人士表示,庫存高企一直就是快消品在通路渠道里的核心策略,是快消行業的規律和常規動作,這種高壓狀態已經持續多年,并非現在才有,但這不能代表產品周轉慢,也并不代表調味品賣不動。此外,業績下滑,除了共性原因——原材料上漲外,每家公司出現的原因各不相同,也并不能直接說明產品賣不動。


      海天味業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2.33%,凈利潤同比下滑7.25%,主要與海天味業持續優化經銷商結構、往大商化發展有關,其經銷商同比減少了397家,導致業績小幅波動,屬于正常現象;中炬高新整體業績雖大幅下滑,但僅看其調味品板塊,美味鮮公司業績并未下滑,營收層面還同比增加了4.21%;加加食品虧損原因主要是報告期內廣告投放費用增加以及財務費用增加,銷售成本上漲,而市場反饋仍需要一定周期……不難看出,部分頭部調味品公司業績下滑,更多還是自身原因導致的,并非調味品賽道不行。


      業內人士表示,總體來看,2023年調味品上市公司仍受原材料成本高位運行的影響,盈利能力仍舊承壓。但調味品行業正在迎來恢復性增長的關鍵時期。


      在18家上市公司中,就調味品主業來講,海天味業牢牢占據營收和凈利潤“雙第一”。而千禾味業則是營收和凈利潤增速最快的上市公司,憑借零添加高端化優勢,成為調味品領域的一匹“黑馬”。此外,第三季度也有不少調味品公司業績創下新高:蓮花健康第三季度凈利潤0.44億元,同比增長162.82%,創十年來同期新高;安記食品第三季度營收1.91億元,同比增長15.28%,創下單季營收新高,且今年前三季度營收規模已經超過2020年之前安記食品的全年營收水平;中炬高新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12.72億元,但是第三季度凈利潤1.70億元,同比增長61.35%;涪陵榨菜前三季度凈利潤6.59億元,同比減少5.34%,而第三季度凈利潤1.89億元,同比增長4.78%;雪天鹽業前三季度凈利潤5.01億元,同比減少18.81%,而第三季度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7.81%。


      具體來看,千禾味業憑借零添加概念走紅,與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人們更加注重生活品質的需求相吻合;蓮花健康借助互聯網國貨復興熱潮翻紅,網友自發為味精平反,讓蓮花健康的主營業務味精銷量暴增。從財報數據和市場反饋可以看出,消費者對調味品的需求并沒有減少,而是正在往零添加、營養健康的趨勢發展。


      “所以僅靠庫存高企和業績下滑兩點來判定調味品賣不動并不合理。”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傳統行業的調味品正隨著消費升級,朝多元化、營養健康化發展,整體表現持續向好。


      強者恒強,復合化成主要方向


      業內人士認為,調味品的大盤穩定,整體表現依舊向好。以醬油、醋這兩大品類為例,作為剛需產品,在餐飲端、家庭端、食品加工端的體量比例約為5∶3∶2。消費場景雖然會有所轉移,但總體容量不會變動過多。


      今年,作為調味品主力渠道的餐飲行業強勢復蘇。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國餐飲收入37105億元,同比增長18.7%;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9702億元,同比上升18.9%,為調味品行業增長帶來強大驅動力。


      例如,安記食品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89億元,同比增長21.46%,系餐飲消費逐步恢復,使營業收入增加;天味食品前三季度定制餐調渠道實現營收2.27億元,同比增長23.25%;日辰股份前三季度餐飲渠道實現營收1.19億元,同比增長41.77%。


      分品類來看,在基礎調味品領域,強者恒強的局面沒有改變;而復合調味品領域,雖然競爭格局嚴峻,但整體表現更優異。


      在公司規模上,“調味品老大”海天味業雖然在營收和凈利潤層面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其依舊是整個行業中“一家獨大”的存在,其前三季度營收接近安琪酵母的2倍,是中炬高新的4倍有余;在凈利潤方面,單就前三季度來說,海天味業一家的歸屬凈利潤,堪比13家公司凈利潤加起來的總和。


      在品類層面,海天味業的醬油、恒順醋業的食醋、涪陵榨菜的榨菜一直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并且業內認為這種格局還會持續很久。


      在復合調味品領域,整體上看,公司的表現要明顯優于基礎調味品品類。蓮花健康、安記食品、佳隆股份、天味食品、日辰股份、仲景食品等,都以復合調味品為主要發展方向。有觀點認為,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復合調味品的增長表現,都會優于基礎調味品品類。一方面,既是市場的需求,也是時代的需求;另一方面,復合化方向也是基礎調味品公司未來發展的主要路徑,不僅毛利高,而且用量大。


      穿越周期,巨頭調整戰略規劃


      目前,調味品巨頭們開始做出戰略調整,制定新的戰略規劃。


      海天味業表示,調味品行業是充分競爭的行業,近年來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以及經濟周期的波及,行業發展受到一定沖擊。公司也在應勢而變,加快在產品、渠道、供應鏈、內部管理等方面的變革,更加貼近市場和消費者,從而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力爭未來5年能恢復到正常增長的曲線上。


      加加食品也表示,在未來5年,公司將實施“1+1”品牌戰略,“加加”專注于以醬油為核心的調味品;“盤中餐”專注于植物油,產品主要以純正花生油、花生調和油、茶籽調和油等包裝油為主,向中高端食用油市場發展。


      中炬高新也表示,公司正在開展未來三年發展戰略及目標規劃工作,將重點聚焦調味品主業,力求將公司打造成為國內超一流的健康食品企業集團。


      業內人士表示,調味品是“開門七件事”中的重中之重,其剛需屬性讓整個行業相對平穩地穿越了周期。在新一輪周期來臨之前,整個行業依舊處于不斷變革的過程中,誰的適應性更強,誰就能走得更穩、更遠。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