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投入實體化運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2-21





      日前,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投入實體化運營。啟動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任發政、龐國芳、姚斌等受聘成為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技術咨詢委員會專家。呼和浩特市、內蒙古農業大學和伊利集團簽署共創乳業實踐基地戰略合作協議。中國—新西蘭乳業發展中心同時成立。該中心由科技部批準建設,總部落戶于呼和浩特市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


      作為國家級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乳業科技創新中樞為目標,聚合國內外創新資源,牽頭實施協同創新項目,旨在解決我國乳業“卡脖子”問題,開發前沿引領技術。該中心整合了100余家成員單位的優勢資源,集聚了10名院士、100多名高級行業專家、20多名海外專家、1000多名核心科研人員和超過5000人的全產業鏈創新隊伍,開展高水平協同創新,逐步實現了科技力量和創新資源的組網,為乳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


      會上,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與新西蘭農科院共同成立了中新乳業發展中心,雙方將在人才、資源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加快形成強勁活躍的“乳業新質生產力”。此前,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還與法國國家農業科學研究院、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等國外知名科研機構和高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


      解決行業發展痛點問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是重中之重。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圍繞全產業鏈進行創新鏈布局,形成了覆蓋乳業全產業鏈的創新實體網絡,為行業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技術創新服務和系統化解決方案,為技術成果轉化和應用提供支撐。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何劍介紹說,“在過去4年里,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在呼和浩特、北京、上海、哈爾濱,共部署建立了四大研發中心;同時也建設了三大支持平臺,為新技術孵化保駕護航。”


      基于“一網絡、四中心、三平臺”的協同配合,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全產業鏈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一批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乃至全球首創的科研成果。


      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發布了10項領先科技成果:創新集成高產奶牛性別控制胚胎生產關鍵技術,推動我國奶牛良種性能快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創新開發“高產奶牛精準營養調控技術”,實現泌乳奶牛平均日單產41公斤以上,達到國內領先、國際高水平;打造行業首個嬰配粉母乳化程度數字評價體系,高效識別嬰配粉產品與母乳之間的差異;首創生物轉化營養乳品技術體系,開發出高穩態、高活性、高吸收率的原生DHA純牛奶;建立益生菌菌株研究及高效篩選平臺;創立常溫活菌包埋技術,首次實現活菌在高水活度常溫產品中穩定存活;創立易吸收乳化包埋穩態鈣技術,提升乳品中鈣的含量和吸收率;乳鐵蛋白高效分離制備技術、解決了熱敏性物質需要冷鏈運輸難題的鎖鮮包裝技術、基于全鏈條管理的食品安全風險分析體系。


      為進一步深化政校企合作,集聚各方力量打造創新平臺,呼和浩特市政府、伊利、內蒙古農業大學在會上共同簽署了共創乳業實踐基地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在前瞻性技術研究、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等方面進一步展開深入交流與合作。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