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電業正強勢“鎖定”第二增長曲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2-19





      一個產業的創新發展,道阻且長,但緊要處的那幾步,尤為引人注目。


      當下,家電產業正面臨新的拐點:我國家電市場已從單純的“增量時代”進入到“增量和存量并重時代”。據統計,2023年,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面對越來越“內卷”的家電市場,企業第一增長曲線已接近達到頂峰。


      中國家電,是世界市場上的一張閃亮名片,也是國內消費者眼中的“國貨之光”。面向2024,家電企業正強勢“鎖定”第二增長曲線。


      往高端去,做深產業


      近日,成立不久的海盈康,作為海爾集團指定的受讓方,以125億的總價收購“中國血王”上海萊士。


      巨資收購龍頭,海爾劍指“高端”。


      此前,海爾就對此次收購專門作出解釋:戰略入股上海萊士,將助力海爾集團大健康品牌盈康一生進一步完善血液生態產業鏈布局,是海爾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1月27日舉辦的海爾集團創新年會上,從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發布的戰略報告中,可以清晰看到海爾的產業雄心。


      海爾提出,2024年,聚焦智慧住居賽道和產業互聯網兩大賽道,在每個賽道都成為行業引領者。其中,在產業互聯網賽道,要做強三大平臺、做深四大垂直行業。三大平臺分別是: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海創匯創業加速平臺和海永順跨境服務平臺。四大垂直行業分別是:大健康產業、城市治理互聯網、汽車產業互聯網、新能源產業互聯網。


      海爾亦明確提出,大健康產業要圍繞上海萊士、海爾生物、盈康生命三個上市平臺,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健康產業生態。


      由此可見,收購上海萊士,是海爾做大做強大健康產業的重要落子。而從大健康產業到產業互聯網,步步深入的精密布局,顯示出海爾面向未來擘畫的產業新圖景:縱向,是高端產業的延伸。而橫向,則是產業高端的攀升。


      另一個青島家電巨頭海信,可謂與海爾不謀而合。發力高端產業,海信從來都不手軟,比如,早在2021年海信就收購了日本的三電汽車電子,進入到了新能源領域,開拓出了新產業。


      高端產業,是轉型到更有價值的產業中。業內人士提出,在AI、物聯網等新技術發展之下,2024年,家電巨頭將在半導體、能源、汽車等新領域加速出擊,并在全球市場尋找并購機會。向高端產業加速滲透,海爾、海信、美的等家電龍頭都在夯實自己的底座。


      既是高端產業的引領,也是產業高端的引領。高端家電,是兩個高端的連接體。產業高端是提供高端產品的能力。在向產業高端的攀升上,家電行業無疑是站在制造業的頭排。


      中國家電市場在2023年呈現穩健復蘇的態勢,“增長”成為家電企業的共同特點。海爾集團全球收入3718億元,增長6%,全球利潤總額267億元,增長6%;海信集團營收突破2000億元關口,海外收入858億元,占比達42.6%;格力電器預計營業收入2050億元-2100億元,凈利潤270億元-293億元;TCL科技預計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1億-25億元,同比增長704%-857%……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秘書長張劍鋒認為,從家電巨頭業績表現來看,頭部品牌進擊勢頭強勁,并逐步向品牌高端化、產品高端化的“兩高”發展,產品的利潤空間增加,企業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在消費品質化、高端化的大背景下,高端大家電市場快速增長。


      2023年,海爾旗下高端家電品牌卡薩帝業績增長了14%,美的公司旗下高端家電品牌COLMO銷售收入達20多億元,海信旗下璀璨高端全套智能家電業績增長135%……


      放眼2024年,家電行業在結構性調整中將醞釀更多新機遇。中國家電業將在全球產業競爭中持續引領,書寫中國制造新輝煌。


      往海外去,把路走寬


      在海信視像科技公司智能制造車間,每21.4秒就有一臺液晶電視下線。過去的2023年,海信系電視以2585.2萬臺的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二。


      海外市場,是海信的增長新引擎。2023年海外出貨增長12.2%。其中,在歐洲市場,海信系電視出貨量占有率為9.89%,同比增長3.42個百分點;在北美地區,海信系電視出貨量占有率14.90%,同比增長2.15個百分點;在日本市場,海信系電視(含東芝)出貨量占有率33.42%,高居第一。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家電企業海外布局正從“走出去”轉變為“走進去”,這其中做好價值出口是關鍵。過去,中國家電在海外市場以“價廉物美”著稱,在高端市場上難與歐美、日韓等家電企業匹敵。如今,這一局面正在改變。


      這離不開中國家電企業久久為功的品牌出海。格力從出海第一站開始就堅定亮出“中國造”,十幾年前海爾就已推出高端家電品牌卡薩帝,海信在自主研發的ULED和激光電視技術上與海外知名品牌同臺競技……正是對海外市場的前瞻布局,中國家電企業在全球化進程中走得更快、走得更穩。


      回到當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語境中,全球化仍是中國制造業決勝未來的核心關鍵詞之一。配置全球資源,謀求發展突破。家電企業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道路上正在繪就全新增長曲線。


      對此,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執行理事長姜風說,基于中國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優秀的工業設計和產品創新能力,構建全球化的品牌形象,正是優質家電企業下一段征途的工作重心之所在。


      2024年,伴隨“體育大年”的到來,家電產業又有新故事。據奧維睿沃分析,2024年是賽事年,歐洲杯、奧運會等多項國際體育賽事的舉辦,對全球電視需求將有拉動作用。這也將為2024歐洲杯官方贊助商的海信帶來全球化加速的新契機。


      整個中國家電企業都在為發展提速。1月28日晚,在格力電器全球夢想盛典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提出了新的“小目標”:希望2024年格力電器給國家的稅收超過200億元。


      往創新去,自信自強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站在從制造到智造轉變、從中低端向高端突破的歷史拐點,企業對科技創新緊迫性和重要性的感受更為強烈。


      在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是行業領先的國家級創新平臺,家電行業關鍵領域的共性問題、卡脖子技術等,在這里被集中攻關。家電如何更智慧?在這里,協同創新邁向高端,求解著未來的答案。


      企業家們說,唯有不斷變革創新才能不斷創造價值,在新一輪國際家電產業競爭中贏得優勢。


      創新不僅是技術,也是模式,更是生態。有家電企業負責人直言:面向未來更長遠的產業競爭,只有更加廣泛開展創新,并營造優質的創新生態,才能獲得可持續的創新能力,從而讓未來更“確定”一些。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金牌新字號》2023年度盛典”上,海爾旗下Leader作為家電行業唯一入選“年度國潮新勢力榜單”的品牌,其2023年零售增幅達到21%,收入增幅12%,展現了其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的吸引力。


      這是一個年輕品牌的創新表達。中國Z世代規模超過3.25億,預計到2035年整體消費規模將達到16萬億元。面對Z世代消費市場的變革,Leader不斷探索新型商業模式,與年輕人共創、共玩、共成長,以適應和引領市場發展。Leader通過創新的“非標品”解決方案,重新定義家電與人的關系,并致力于滿足Z世代的多元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家電產品。通過與這一群體的共振,實現了品牌的快速成長和行業趨勢的引領。


      當創新科技已成大趨勢,企業想要突圍需要放眼未來,去解決消費者明天的需求,而這一切的背后則是一以貫之的創新戰略。創新是一種能力,長期主義的創新則帶來競爭力。


      “技術不會改變我們是誰,而會放大我們是誰。”創新科技的背后是一個企業價值觀的體現,代表著企業將走向何方、能夠走多遠。


      在通往未來之路上,需要以信心和智慧引領新航向。


      海信集團董事長賈少謙說,2024年是中國經濟向上的一個關鍵時期,也是中國企業在國內市場、全球市場發力、觸底反彈的一個很好的時機。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說,2024年,美的的經營重點是“全價值鏈運營提效,結構性增長升級”。具體來講,美的要做好“業務模式升級、結構升級、產業升級”。


      2024年,海爾即將迎來創業40周年。周云杰在年會上說:“市場需求在變,產業趨勢在變,競爭賽道在變,而抉擇的結果決定著未來”。他提出,海爾要堅持以全球化服務全球化,完善全球供應鏈體系,實現全球資源的高效配置。


      勇立潮頭,踏浪而行。


      2024,可期!(記者 王貝貝)


      轉自:大眾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