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武漢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正式啟動。“15年前,國家首次出臺政策鼓勵家電以舊換新,第二年落地武漢,我們積極參與,當時各門店舊家電堆成了山,補貼點人山人海”工貿家電總經理徐斌記憶猶新,“眼下,國家新一輪以舊換新的政策出臺在即,市場在變,我們也在變。以前,以舊換新是換剛需,新產品,現在是激發需求,換的是全新的生活方式。”
去年,這家本地家電連鎖企業“以舊換新”收舊2.5萬臺,補貼金額近千萬元,購買新機的銷售額達到1.12億,杠桿撬動比超1:11。
今年武漢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正式啟動
“2024武漢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正式啟動將持續至今年12月,市民可前往工貿家電、蘇寧易購、京東五星電器、中百工貿電器等旗下共有67個家電專業賣場參與,分布在武漢三鎮各城區及郊縣。
據介紹,此輪家電“以舊換新”涵蓋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廚衛電器和手機6大品類。消費者只要舊家電主件完整,無論其成色好壞,均可以享受補貼,如彩電補貼35-135元、洗衣機補貼50-150元、冰箱補貼60-160元、空調補貼200-500元、廚衛電器補貼100元,手機則按照舊機評估價回收后再補貼50元,確保消費者在安全、便捷、透明的環境中充分享受到以舊換新的優惠政策和服務。
“以舊換新”換的是“全新的生活方式”
3月9日,在漢口航空路工貿家電購物廣場,銷售人員熱情介紹,最開始的家電“以舊換新”,人們多是換五大件——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視機、灶具,“一對一的換,冰箱單開門變成雙開門,洗衣機單筒雙筒變滾筒,空調定頻換變頻,電視機變大、變超清、超薄,灶具油煙越少越好……”現在,放眼一看,各種場景混搭,家電、家居、家裝渾然一體。“現在,換的是一種好生活呢!”
走進廚房,集成類水槽,把水槽、洗碗機、紫外燈收納柜、凈水器與垃圾處理器統統集成到一起,連倒廚余垃圾的煩惱都省掉了;智能灶的智能感溫探頭,可1-180分鐘“控時”,130-220℃“控溫”,煮餃子的時候可以追劇,都不用點水了;智能烤箱煎牛排更“牛”,一枚智能“探針”可以直接安插在牛排的中心部位,保持59攝氏度,控溫5分鐘,五分熟的牛肉就出爐了;廚房空調一開,大夏天下廚也不怕一頓飯下來大汗淋漓了;冰箱嵌入式的,不僅美觀,還告別了冷藏“大通鋪”,蔬菜水果、肉類等不同食材分區保鮮,知冷知熱,兩周后拿出的牛肉還能一刀切……
轉到客廳,家用冷暖空調創新聰明風技術,通過電機精確控制導板運行,根據人所處的位置,自由選擇出風方向,空調風不直吹人體,聰明多了;集成新風系統、采暖一體化需求倍增,逐漸取代單一的空調成為更新換代的大件之一;激光電視的光線先經過屏幕反射再進入人眼,不僅護眼,還能語音控制,識別二十多種方言……
看看陽臺,洗衣機單打獨斗肯定應對不了武漢的梅雨天,搭配個烘干機伴侶已經成為標配。整體改造陽臺也不在話下,再添一臺形似冰箱的衣物護理機,每分鐘約160次的擺動,抖落微塵,減少褶皺,襯衣、大衣放進去分分鐘服服帖帖……
家電“以舊換新”在漢經歷三輪“進階”
到今天,家電“以舊換新”在武漢已經歷了三輪“進階”。2009年-2011年,主要是政策驅動,企業配合政府實施補貼政策,深入社區進行回收與銷售服務,初步形成了以舊換新的運作模式,推動了大量老舊家電的淘汰更新,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重提升,比如促進了家電銷售,同時也減少了廢舊家電對環境的影響。
2012年-2023年,主要是企業攜手廠家拿出資金自行組織以舊換新活動,給予消費者換新補貼。隨著2011年12月國家以舊換新政策的結束,不少家電企業將以舊換新納入常態化的經營策略。這一時期的迭代注重提升服務質量,簡化流程,方便消費者。比如解決了舊空調拆卸安全等痛點。
今年,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不少企業、平臺形成了“選購即補,公開透明,送新拖舊,一步到位”的全鏈條服務標準化模式,進一步提高了服務效率和消費者體驗。
“當前,家電市場從‘增量’過渡到‘存量與增量并重’,從‘有’到‘優’的消費升級不僅是消費者需求的轉變,更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徐斌認為,傳統家電企業必須從家電跨界到家電、家居、家裝一體化的綜合體,為市民提供個性化、實用性強的生活提案,才能在行業競爭、自我革新中充滿活力。
轉自:長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