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凈化之后,做品牌是長“酒”之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4-23





      一方面,是達人帶貨、大V種草、流量變現等“造富誘惑”;另一方面,是虛假營銷、貨不對板、退貨困難等問題爭議——白酒直播電商行業呈現出的兩面性,如何解決?


      前不久,《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公布,將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條例》在強化信息披露、完善平臺管理、規范營銷行為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比如,要求直播帶貨必須說清楚“誰在帶貨”“帶誰的貨”,要進一步筑牢營銷的前提和底線。管理規范明顯加碼的《條例》引起白酒直播電商行業的強烈關注。


      業內:產業生態鏈上有喜有憂


      當前,酒水直播電商被認為是酒業線上化的一個新突破口。數據顯示,2023年白酒抖音直播銷售GMV(一定時間段內的商品交易總額)破300億元,2024年預計將破500億元。


      在競爭激烈的當下,電商和直播電商這樣的新模式也被許多中小企業視為突圍的好機會。


      比如,近年來一直通過線上打造自有品牌的“今良造”,通過達人帶貨等方式成為酒友圈中一個小有名氣的“網紅”品牌。此外,高洲酒業、玉蟬酒業、敘府酒業等也已在這個領域探索了好幾年。“相對于傳統的線下模式,傳統電商以及后來興起的直播電商等新模式門檻低、投入小、想象空間大。”樂見傳媒創始人、“刀姐說酒”賬號主理人胡一刀說。


      “一線大企業更加喜歡通過線下建立信用壁壘的方式慢慢發展,中小酒企是現階段白酒直播電商領域最活躍的群體。”酒類直播電商服務機構嘉友(杭州)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何嘉澤表示。


      但是,也有業內人士給記者列出一份關于直播電商“操正步”的成本清單:入門費、稅費、銷售傭金、倉儲物流、20% 退貨……一單業務銷售至少有7項科目的成本開支,而且還存在“臺前幕后”主體多、“人貨場”鏈條長、“線上線下”管理難等問題。


      因此,很多入場者選擇了“擦邊球”模式賺快錢。“AB鏈、誘騙‘秒殺’、硬蹭大牌……這些手段實在太具有迷惑性了,消費者并不具備足夠的辨別能力。”何嘉澤認為,《條例》的出臺是凈化行業環境的有力舉措,信用壁壘的建立是每一個長期發展的從業者都樂意看到的。


      有業內人士表示,《條例》的出臺展示了政府凈化市場規范發展的決心,可以預見,市場凈化之后那些來自“擦邊球”賺快錢同行們的“劣幣”沖擊將會越來越少,但是短期的陣痛也是不可避免的。


      預期:“穩一點、慢下來”


      早在兩三年前,“酒水行業適合直播帶貨嗎”還是一道討論題。實踐證明,直播帶貨以有目共睹的速度在酒行業試水和擴張。現在,行業“穩一點、慢下來”已成為共同的預判。


      “今良造”電商業務負責人辜偉表示,接下來選擇達人、大V、機構等合作方會更加慎重,“在新的規范和要求下,有些損失是無法承擔的。”


      胡一刀告訴記者,今年原本計劃加快賬號矩陣建設的步伐要“剎一腳”,“平臺在提高保證金要求,貨盤方面選品難度也更大,所有的事情都是急不得的。”


      事實上,無論從直播電商行業還是白酒行業來看,白酒的電商直播在絕對規模上都還只是一個小業務。艾瑞咨詢發布的《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為4.9萬億元。抖音數據顯示,該平臺2024年白酒直播電商預計的GMV是500億元。中國酒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白酒行業完成銷售收入7563億元。


      三組數據一對比,樂觀者看到機會,謹慎者關注勢能差距。


      尤其是直播電商兩大巨頭——抖音和淘寶近日相繼“放大招”,公布了更高目標和全新玩法。多數從業者明顯感覺平臺流量開始向品牌傾斜,開始注重品牌、高客單和用戶黏性。


      成都酒娛文化機構相關負責人羅明認為,新策略對于堅持做品牌的企業更友好。他表示,堅持長期主義的企業才是推動直播電商正向發展的根本,也是平臺追求長久之計的最佳合作對象。


      可以預見,《條例》的施行,將對包括白酒在內的直播電商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記者 周顯彬)


      轉自:四川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