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回應消費市場關切,中國物品編碼中心聯合全國的分支機構和預制菜相關企業、學者和一線工作人員等覆蓋標準化、生產商、供應商等領域的人士組成標準研制工作組,于近日完成了《預制菜追溯實施指南》團體標準的立項,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逐步開展標準頂層設計、論證研制、應用實施等一系列工作。
該標準的制訂將根據預制菜行業特點,推動預制菜企業采用全球通用的商品條碼和物聯網信息技術建立全程追溯體系,制定各環節的關鍵追溯信息和涉及質量安全的追溯信息規范,推進產地種植、生產加工、物流、銷售等全流程數字化追溯,從源頭上保證預制菜質量安全,滿足企業管理需求、政府監管需求和消費者知情權需求。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餐飲消費模式的發展,預制菜已成為百姓餐桌上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藍皮書》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到了51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3.1%。預計到2026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720億元大關。
預制菜市場的快速發展大大方便了百姓的生活,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它的發展需要得到有效的監管和規范。加快出臺預制菜食品生產規范與安全標準,推動預制菜行業標準化建設,健全預制菜食品行業質量追溯體系是加強預制菜監管、提高預制菜質量安全、促進行業良性發展的重要手段。
據了解,作為我國物品編碼的專門管理機構,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為服務市場監管“三品一特”質量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在食品安全監管領域,編碼中心以提供追溯解決方案為抓手,為50多個地方政府追溯平臺提供追溯編碼和商品數據支撐,為地方政府食品監管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記者 高偉)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