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近日發布《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出,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國家實施制造業大規模設備更新,讓傳統產業成為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這意味著,借助新一輪工業設備更新浪潮,作為傳統產業重要板塊的家具行業,將迎來脫胎換骨式的煥新升級機遇。
把握機遇:行業煥新升級正當時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中重點提出:堅持鼓勵先進、淘汰落后。建立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長效機制,加快淘汰落后產品設備,提升安全可靠水平,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可以看出,“設備更新”不是簡單地以舊換新,而是先進的,智能化、綠色化的全面升級換新,是跨越式的發展,是一場深刻的技術飛躍和產業升級。而家具企業也應著眼于長遠,選擇智能化、綠色化的先進設備,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實現生產流程的自動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迎接一個更加智能化、綠色化、現代化的未來。
家具業作為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備更新不僅關乎生產效率的提升,更是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和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家具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此次《措施》的出臺,無疑為家具企業升級換代提供了寶貴的政策和資金支持,特別是針對大規模設備更新的專項扶持,為行業轉型升級按下了加速鍵。
面對這一政策紅利,家具企業如何抓住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業內人士提出,家具企業需要重點關注幾個方面,首先是引入自動化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和穩定性;其次是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優化資源配置;第三是推廣綠色制造,選用環保材料,減少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響應國家綠色發展戰略。
設備制造企業:引領產業升級
在這場設備更新的浪潮中,家具制造機械和設備企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作為技術創新的源頭和產業升級的推動者,他們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研發能力,開發出更多國際領先、高品質、高效率的設備,以滿足家具企業設備更新,轉型升級的需求。在這一點上,國內家具設備領軍企業弘亞數控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據記者了解,弘亞數控以技術革新引領產業升級,實現了從單一設備數控化到全屋定制生產線智能化的飛躍,企業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不僅能夠大幅提升家具生產的精度和效率,還能有效降低材料損耗,減少人工成本,為客戶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比如公司研發的“一人線”智能生產線,由多臺數控機床串聯而成,僅需一名主操作工即可完成從選材、開料、封邊、鉆孔到包裝的全流程生產,“一人線”的生產效率極高,制作一套衣柜僅需50分鐘。此外,弘亞數控還成功研發出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家具機械產品,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地位,其中,國內首創的磁懸浮高速柔性封邊機,各項參數指標基本接近或超過歐洲產品,而售價僅為國外同類產品的一半,打破了國外高端封邊機對中國市場的壟斷。據弘亞數控銷售總監彭玲介紹,公司憑借先進的智能化產品,如數控開料中心、柔性封邊生產線、智能機器人+數控鉆孔中心、高精度柔性生產連線、智能機器人以及自動化輸送、分揀、包裝設備等,為家具企業提供了整體裝備解決方案。
而以弘亞數控為代表的眾多家具設備制造企業,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研發了低碳、綠色、智能化、數字化的前沿技術和設備,從產業鏈源頭為整個家具行業設備更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保障,助力家具企業實現煥新升級。
煥新之路:家具業邁向新時代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深入推進,家具行業將加速邁向智能化、數字化新時代。在這場變革中,企業不僅將實現生產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更在產品設計、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實現了全面升級。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使得家具產品更加個性化、定制化,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差異化的需求;數字化管理則讓企業的運營效率大幅提升,決策更加科學精準。
未來,家具產業將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持續深化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那些能夠緊跟時代步伐,勇于探索創新的企業,必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的新標桿和引領者。
大規模設備更新不僅是家具產業實現跨越發展的機遇,更是推動整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步。在這場大潮中,家具企業需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以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讓家具行業更早完成智能化、數字化、低碳化轉型升級,使行業國際競爭力更強。(記者 陸 俊)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