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酒企對宴席市場的不斷深耕、消費需求的改變,“參與”宴席的白酒產品的價格帶逐漸從此前的500—800元下探至如今的300—400元,而在一些低線市場的宴席場景中,白酒產品價格帶或將從100—300元升至300元以上。“這其實是300—400元價格帶的擴容。”業內人士表示,調整營銷策略、布局這一價格帶以搶占宴席市場的有名酒品牌,也有區域品牌,但總體來看,區域品牌仍是大眾宴席選擇的主流。
300—400元價格帶正成為主流
酒企蜂擁布局的背后,是方興未艾的宴席市場。中金研報數據顯示,2022年白酒市場規模達6211億元,其中,宴席市場約占40%,為2300億—2500億元。
從整體規模來看,宴席市場仍在不斷擴容,但相較于去年白酒“商務弱、宴席強”的局面,今年白酒消費市場卻出現“商務弱、宴席弱”現象。業內人士指出,相較于去年,今年宴席市場消費較弱,主要是部分場景缺失及上半年渠道、終端壓力未能得到有效緩解所致。從細分市場來看,在畢業生人數增長的背景下,謝師宴、升學宴等消費場景恢復較快,但婚宴這一消費場景整體恢復較慢。
事實上,當前的宴席市場正呈現出冷熱不均的狀態,即謝師宴、升學宴火熱,婚宴遇冷。“隨著結婚人數的下降以及婚宴形式的改變,婚宴作為白酒消費場景的存在感逐漸降低。”業內人士解釋說。
仍選擇白酒為宴席用酒的人群的消費觀念也在發生改變。“講面子、講排場的宴請標準已經成為‘過去時’,如今,性價比才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業內人士表示,從終端市場來看,目前宴席用酒主要以每瓶300元的酒類產品為主,其中紅花郎、國臺國標酒等產品成為消費者在選擇宴席用酒時較常選購的產品。有煙酒店老板介紹說:“目前大部分宴席的酒水標準多為每瓶300元,這樣的轉變是近幾年才開始的,幾年前消費者選購的產品每瓶多在500元左右,宴席規格高一些的會選擇每瓶800元左右的產品。”
山西汾酒某地區營銷板塊相關人士表示,總部每年都會針對宴席市場制定營銷方案,因為各個地區消費需求差異性很大,消費水平也不同,所以我們打造了一個產品矩陣,覆蓋各個價格帶。老白汾酒、青花20、青花30比較受歡迎,其中老白汾定位在100—300元價格帶,屬于山西汾酒主流大單品,以宴席市場為主要消費場景。
在福建廈門的白酒經銷商表示,在宴席市場具備潛力的名酒單品也都集中在300—400元,水晶劍、海之藍、紅花郎、井臺等都是宴席市場上比較熱門的產品。
一位熟悉山東白酒宴席市場的業內人士表示,山東各地市的宴席用酒,一方面受地區習慣影響,另一方面席面檔次、受眾人群不同,酒水規格也不盡相同。以升學宴為例,山東魯南地區大多以300—400元價格帶為選擇范圍。
作為醬香型白酒重要產區,貴州人擺宴席多選擇本地產的醬香型白酒產品,“我們這里擺宴席比較偏愛貴州安酒,每瓶大約不到300元,家里條件好一點的也會選擇500元左右的酒。”一位來自貴州安順的消費者說。
“整體來看,處于300—400元價格帶的白酒產品已成為宴席的‘主要配置’。”業內人士指出,具備更高性價比的白酒產品或將獲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特別是在婚宴市場,人們既看中品牌又追求經濟實惠,高端用酒聚焦在五糧液、國窖1573、茅臺1935等;中端及區域品牌用酒聚焦在劍南春、洋河、水井坊、紅花郎等既有品牌效應、價格又相對便宜的白酒產品上。
除婚宴、謝師宴等場景,端午、中秋等家庭宴席場景也成為酒企布局的重點。如酒鬼酒、內參酒聯動多個高端餐飲品牌,上線“馥郁端午樂在其粽——暢享‘千桌’粽情妙宴”活動。卓鵬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田卓鵬指出,宴席市場目前還沒有名酒品牌能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而區域白酒品牌通常是大眾宴席選擇的主流。
高性價比產品擁有更多市場份額
目前,宴席市場對于白酒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淡旺季局限。隨著宴席用酒價格不斷下探,次高端酒借助這一機會獲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中金公司指出,宴席正替代商務場景成為次高端白酒的主要消費場景之一,約占白酒行業總收入的40%。縣級和地級市等低線市場的宴席場景主流價位有望從100—300元升級至300元以上,驅動次高端白酒規模增長。國金證券指出,因宴席場景的強復蘇性,帶動了一線城市300—400元價位、區縣地區100—300元價位用酒的動銷。
“原來追求面子用超高端酒的,現在都改用君品習酒、青花郎、珍三十了。”新營銷專家賈福春表示,從白酒消費來看,人們對于面子的追求正轉換為對高質性價比的追求。在這一背景下,300—400元價格帶的擴容不僅是消費降級所致,也是一些地區及一些人群消費升級的體現。
未來酒企應如何布局宴席市場,業內人士指出,酒企布局宴席市場可以分兩步走,不僅要重新梳理經銷商與產品體系,讓更有能力的人運作市場,讓更符合區域市場需求的產品進入市場,同時也要有足夠的耐心,陪伴當地的核心消費人群做改變,而非追求短期的效果。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