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眾年輕化 男性消費者增加 動漫角色扮演助推假發銷量攀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9-02





      在前不久結束的ChinaJoy展會現場,不少觀眾打扮成自己喜歡的動漫/游戲角色逛展。作為cosplay(角色扮演)的重要道具,假發憑借更換方便的優勢成為每個cosplay愛好者的必選項。實際上,假發早已不是脫發人群的專屬,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用假發打扮自己,因此假發需求快速增長。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多元化消費以及消費升級帶來我國發制品行業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品牌競爭力不斷增強,產品遠銷海外。


      受眾年輕化 男性消費者增加


      北京市豐臺區消費者王女士經常買假發,“我買假發主要是想低成本嘗試各種發型,換假發相比燙染剪方便快捷,像‘大波浪’‘空氣劉海’之類的假發、發片家里有很多。”王女士告訴記者,因為只是想嘗試新發型,所以并她不在乎假發的材質,更看重性價比,如果試到合適的發型還是會去理發店。但王女士的母親與她截然相反,“我母親是為了彌補發量不足才戴假發,很在乎質感,主要要求效果逼真,她買的一個頭頂發片都在1500元左右。”


      河南某假發生產企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今年各項銷售指標都在上升。在境外,線上和針對消費者端的零售量增長也在20%至30%之間。許昌市發制品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整個行業線上訂單量增長達15%。


      河南瑞貝卡發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王慧貞告訴記者,“一般來說,每年9月是假發的銷售旺季,接下來就是雙‘11’、圣誕節,旺季將一直持續到次年3月,再加上現在跨境出海的銷售渠道更加給力,我們對接下來下半年的銷售還是很看好的。”


      記者了解到,當前市場上假發產品品類多樣,價格也有較大差距。原料采用化纖絲的假發價格一般在千元以內,而真頭發制作的假發制品售價往往超過2000元,甚至有些長發款式售價超萬元。


      全國發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張天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同消費群體傾向的假發產品不一樣,在國內,消費水平較高的群體看中做工精湛的假發,老年人喜歡購買原輔料較好的人發假發,價格多在3000至4000元,年輕人則青睞價格在幾百元至一千多元的化纖假發。單從生產數量上看,當前市場上人發假發占比約為四成,化纖類占比為六成。但在銷售額上,因兩者售價差距較大,人發假發銷售額反而大于化纖類假發。


      青島海森林發制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森林”)董事會秘書告訴記者,線上平臺的商家更注重所售產品的性價比。線下假發實體店則更加注重產品品質與顧客體驗感,產品多以全真發和混發為主,價格上也相對較高,通過提供試戴體驗、專業發型師造型及定制化服務,讓消費者親身體驗不同材質與款式的差異。這種獨特的體驗優勢,是線上平臺目前難以替代的。


      “目前,國內假發消費趨勢變化主要體現在受眾的年齡層更加年輕,男性消費者的占比正在加大。”張天有分析,cosplay等愛好的流行及掛耳染、假馬尾等假發配件熱度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假發需求增加。


      海森林認為,目前,大眾需求變得更加細分化,愿意為“悅己經濟”買單,這意味著未來的假發市場一定會涌現更多優質的品牌,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品牌想要在這樣的環境中實現增長,必須在產品研發、品牌建設、內容營銷、服務質量上不斷提高。


      渠道更新 碎片化訂單占比重


      作為全球發制品中心,我國發制品生產總量占全球的80%左右,產品遠銷世界,這對于發制品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截至目前,GB/T 41637-2022《發制品 通用技術規范》已經實施一年多的時間。多位受訪者均認為,標準實施以來,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行業規范性有所增強,在發制品原料收購以及生產加工環節,更嚴格的規定促使企業更加注重原材料質量和生產過程控制,提高了產品整體的質量。在海森林看來,標準始終是隨著生產工藝改善和消費者需求提高而變化的,企業應以行業標準為準繩,持續做出優于標準的產品。


      但也有從業者對部分中小企業可能面臨成本上升壓力的問題表示擔憂,這意味著企業需要盡快通過設計、工藝、原料等方面創新,在成本與質量之間找到平衡點。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假發銷售渠道正在發生改變。“由于年輕人對個性化產品需求不斷增長,假發產品可選擇的銷售渠道更多,傳統外貿訂單的占比越來越少,主要靠電商線上銷售,碎片化訂單持續增長。”張天有介紹,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能獲得較多發展機會,許多中小企業都開設了針對全球客戶的直播間,通過直播展示和網紅推薦,更直觀地展示假發,開設定制化渠道,專門服務個性化需求。


      “如果企業能乘勢而上,把電商渠道做大做強,做到買世界、賣世界,這將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張天有認為,總體來看,我國假發產業規模逐年增大,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優勢持續增強。隨著國內外市場需求逐步提升,長期來看假發市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記者 劉 元)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