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科學院第77期“科學咖啡館”沙龍活動中,國際竹藤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尹剛強提出:“近年來,塑料污染問題備受關注。竹子因其自身特性,具有代替塑料的潛力。”以竹代塑再次引發各方關注。如何加速發展竹制品產業?需要打開一條竹制品新賽道。
在全球環保意識的覺醒下,塑料污染已成為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必須面對的問題。據統計,全球已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禁塑限塑”的相關政策,這無疑為竹制品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竹子作為一種生長迅速、資源豐富的天然材料,其制品在耐用性、可降解性等方面均表現出色,成為塑料的理想替代品。隨著全球對環保材料需求的不斷增長,竹制品產業正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為了推動竹制品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政府也采取了積極的行動。202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發布了《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旨在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推動,加速竹制品在塑料替代品領域的廣泛應用。同年,在首屆“以竹代塑”國際研討會上,我國政府與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布了《“以竹代塑”全球行動計劃(2023—2030)》,進一步明確了未來竹制品產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這些政策的出臺,為竹制品新賽道的開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要打開竹制品新賽道,需要從源頭做起,建立完善的竹制品產業鏈,只有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才能確保竹制品的供應穩定、質量可靠,進而滿足市場的需求。同時,還需要加強竹制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形成協同創新的發展模式,共同推動竹制品產業的升級與轉型。
要打開竹制品新賽道,還需要秉持新理念、開發新產品、應用新技術、探索新模式。新理念意味著要樹立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觀,將環保理念貫穿于竹制品產業的始終;新產品則要求在傳統竹制品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開發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喜好的新型竹制品;新技術則是提高竹制品生產效率和質量的關鍵所在,要加強科技研發和創新,不斷引進和消化吸收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新模式則是指要積極探索竹制品產業的發展新模式,如“互聯網+竹制品”等,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拓寬竹制品的銷售渠道和市場份額。
打開竹制品新賽道是推動以竹代塑、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過建立完善的產業鏈、秉持新理念、開發新產品、應用新技術和探索新模式等措施,共同推動竹制品產業的快速發展和轉型升級。(雙 木)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