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和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中國休閑食品行業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從傳統零食的“野蠻生長”,到健康化、功能化的“精耕細作”,2025年的休閑食品市場呈現出強勁活力與潛力。近日,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休閑食品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1.8萬億元,到2030年將達到2.5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5%。這一增長速度在全球范圍內都顯得十分突出,顯示出我國休閑食品市場的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
多元化需求成為行業發展動力
《報告》認為,推動休閑食品市場高速發展的核心因素包括健康消費的崛起、消費升級以及政策支持。對食品安全、營養健康關注度的不斷提升,促使消費者對天然、功能性休閑食品的需求增長迅速,成分透明化和具有“清潔標簽”的產品備受青睞。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休閑食品的品質、口感和包裝設計要求更高,中高端休閑食品需求激增。此外,國家“十五五”規劃明確將休閑食品行業納入健康中國戰略,推動行業向綠色、環保、可持續方向發展。這些因素共同作用,為休閑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休閑食品產量預計達到470萬噸,其中高端休閑食品占比約為30%,功能性休閑食品增速顯著。然而,高端產品供給仍存在不足,部分產品依賴進口。在供給端,將呈現產能擴張與品質提升并行的局面。
在需求端,則將呈現多元化與個性化并存的局面。2025年高端休閑食品市場以天然、功能性休閑食品為代表,消費者對健康和品質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市場規模預計達到600億元。消費者愿意為健康和品質溢價買單,推動了高端休閑食品市場的快速發展。在大眾市場方面,傳統休閑食品需求依然穩定,2025年線上銷售占比將突破45%。電商平臺的普及和物流配送的完善,使得消費者能夠更便捷地購買到各類休閑食品。線上渠道的崛起不僅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市場機會,也促進了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國內品牌實現差異化突圍
《報告》指出,國際品牌憑借技術壁壘和品牌優勢,長期壟斷著高端休閑食品市場。國際巨頭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和產業鏈整合,積累消費者信任和市場份額,在巧克力、堅果等高端產品領域占據主導地位。
國內品牌則通過供應鏈優化、渠道下沉等方式,積極搶占市場份額,力圖實現差異化突圍。同時,國內品牌也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多健康、功能化的休閑食品,逐步向高端市場進軍。良品鋪子、三只松鼠、洽洽食品等國內知名品牌,憑借豐富的產品線和靈活的市場策略,取得了顯著成績。其中,良品鋪子聚焦高端零食領域,2025年銷售額預計突破50億元;洽洽食品則通過數字化種植與加工技術,提升產品品質與生產效率,2025年產能有望突破5000噸。
2025年休閑食品行業競爭的焦點在于技術創新和渠道變革。技術創新是企業競爭的核心,線上渠道的崛起則改變了休閑食品的銷售格局。企業通過電商平臺、社交媒體等渠道,能夠更精準地觸達消費者,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產品銷量。線下渠道的優化和整合也成為企業競爭的重要手段,例如通過開設品牌專賣店、與便利店合作等方式,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地域口味全球化成發展趨勢
《報告》預測,未來休閑食品行業將呈現六大趨勢——功能食品日常化、情緒價值產品化、生產消費一體化、地域口味全球化、可持續發展剛需化、監管科技化。
消費者對健康關注度的不斷提高以及食品科技的進步,推動著休閑食品行業向健康化、功能化方向發展。功能性零食(如富含益生菌、膳食纖維、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的產品)將成為市場的新寵,其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還可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壓力的增加,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通過零食來獲得情感上的滿足,而科技的發展也為情緒價值產品化提供了支持。根據《報告》,67%的Z世代愿意為“治愈系零食”支付50%的溢價。
同時,未來休閑食品行業將更加注重生產與消費的融合。一方面,消費者到制造商(C2M)模式將不斷深化,企業將通過柔性制造實現個性化定制,精準匹配消費者需求。另一方面,社區共創模式也將興起,消費者可通過投票等方式直接參與新品研發。
地域口味全球化也是休閑食品行業的重要趨勢之一。國內品牌將通過改良產品配方、產品與文化相結合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場,推動地域口味全球化。
此外,隨著消費者環保意識的增強,可持續發展和環保包裝將成為企業的重要發展方向。而人工智能(AI)技術在監管領域的運用將提高監管效率,增強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推動行業向更加透明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擁抱變革精耕細作
《報告》指出,未來隨著功能食品日常化、生產消費一體化、可持續發展剛需化等趨勢的不斷推進,我國休閑食品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產業鏈中,上游具備自主原料研發能力的企業有望打破外資壟斷,成為市場的主導者。上游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將為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在下游方面,功能性休閑食品和特醫休閑食品賽道潛力巨大,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將超800億元。
同時,我國的休閑食品行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的加劇,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監管政策也日益嚴格。部分中小品牌由于技術實力和資金實力有限,可能無法滿足監管要求,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企業需要緊跟行業發展趨勢,抓住技術迭代與消費升級的雙重機遇,通過技術創新、渠道變革和品牌建設,在確保產品安全性和合規性的基礎上,提升產品的差異化優勢,避免陷入價格戰困境。例如,通過智慧種植,運用AI病蟲害預警系統降低堅果田的減產率;運用物聯網實時監控休閑食品生產過程,提升產品品質的穩定性。投資者則應重點關注具備原料專利和全渠道能力的頭部企業,分享行業發展的紅利。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