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協會(以下簡稱“中皮協”)日前發布“2024年中國水貂、狐、貉取皮數量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對2024年中國水貂、狐、貉取皮數量統計數據進行了分析。根據報告,去年,國際市場毛皮服裝出口金額同比下降超過60%,我國市場占全球毛皮行業市場份額繼續擴大,但品種改良和提高養殖技術水平勢在必行。
數字顯示,2024年,我國水貂取皮數量約422萬張,與2023年統計數量相比增加了8.67%;狐取皮數量約405萬張,與2023年統計數量相比增加了33.69%;貉取皮數量約249萬張,與2023年統計數量相比減少了21.65%。
中皮協分析,2024年,受國內消費市場疲軟的影響,水貂皮服裝產、銷皆明顯下降,狐貉皮受代用材料沖擊市場需求進一步萎縮。總體來說,皮張庫存壓力較大,成衣也存在一部分庫存,服裝加工企業2025年對購入皮張抱謹慎態度,考慮到刺激消費的一系列政策出臺和逐漸發力,預計皮張價格2025年基本與上年持平并逐步回升。“2024年國際市場毛皮服裝需求繼續下滑,毛皮服裝出口金額同比下降超過60%,國內市場占全球毛皮行業市場份額繼續擴大,養殖企業亟需供應滿足內銷市場需求的高品質皮張,品種改良和提高養殖技術水平勢在必行。”中皮協相關負責人說。
報告認為,全行業需進一步提質增效,種源的質量和多樣性是養殖企業“提質”的核心競爭要素,“增效”的核心是提高產子存活率和單位飼料生長率。建議養殖單位持續改良品種、優化飼料營養配比、提高疫病防治和飼養管理等能力,不斷提升皮張的尺碼和質量等級,為全球市場的變化做好充分準備。中皮協將繼續做好中國水貂、狐、貉取皮數量統計工作,為行業提供預警信息,并將繼續開展國際動物福利示范場認定及復評工作,引導國內養殖企業提升科學養殖水平。
據悉,2011年開始中皮協每年對中國水貂、狐、貉的數量進行統計,統計工作主要由中皮協毛皮經濟動物養殖專業委員會負責,以實地調研統計為主,統計地區涵蓋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東等重點毛皮動物養殖省份。(記者 史曉菲)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