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大模型加速“進化”,掀起了新一輪人工智能發展熱潮。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
在此背景下,AI領域布局進入“深水區”的家電企業也紛紛加速融合大模型和自主研發的AI智能體,搶占未來智能家居市場新高地。據統計,今年2月以來,多個家電品牌宣布接入DeepSeek,將AI技術應用到多個領域。
家電企業積極擁抱AI
“目前,長虹正積極推動‘數據+AI’融合,加速AI技術應用落地。”長虹集團董事長柳江告訴記者,AI已在運營、制造、產品等方面為長虹賦能。
在“AI+運營”方面,長虹已接入DeepSeek,將AI技術應用到文字處理、圖像處理、合同對比等領域,提高企業日常工作效率。在“AI+制造”方面,AI檢測已應用于長虹整機質檢、零部件缺陷檢測等方面,推進智能化自動化設備更新、高品質高效率生產線提升、精益化柔性化工廠建設。目前,長虹正加快全球66個AI智能制造工廠的提檔升級。在“AI+產品”方面,長虹推出搭載滄海智能體的智能電視。該智能體集合大模型集群、算力集群、感知集群及AI集群,支持語音、手勢、表情情感識別等多模態交互。
海信集團宣布其自主研發的星海大模型接入DeepSeek。所有搭載該智能體的海信電視用戶均可通過語音直接喚醒DeepSeek進行對話。海信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星海大模型通過與DeepSeek的深度融合,將運用模型蒸餾、強化學習等技術,進一步提升深度思考與推理能力,使海信智能電視能夠更精準地理解用戶的深層意圖與需求,為用戶提供更流暢、更簡潔、更自然的交互與服務體驗。
格力電器將自有多模型框架與DeepSeek-R1滿血版大模型融合,并計劃基于DeepSeek等大模型打造專業的格力智能家居垂類大模型。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告訴記者,“格力將進一步推動圖像、語音識別等AI技術與家電的深度融合,實現格力空調等智能產品對全屋設備的精準控制。”
海爾集團則將2025年定為海爾全面AI化元年,公司已在基礎底座、AI生態、垂域模型、業務場景四個層面進行布局,并把AI技術廣泛應用于智慧住居、大健康和產業互聯網三大賽道。今年2月初,海爾集團自主研發的三翼鳥智慧生活大模型HomeGPT、天智工業大模型等垂域模型快速接入DeepSeek。
“各大廠商都在陸續將AI大模型引入家電生態,這是新技術趨勢和新消費浪潮下家電產品價值重構的一次重要探索。這為家電行業智能化發展開辟了新路徑,也將重塑生態格局。”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需持續發力提升算力
今年以來,家電企業積極布局大模型和AI智能體,并呈現出一些新特點和新方向——在內容提供上注重多模態的應用,在交互上注重打造人格化形象,在服務上注重從被動服務升級到主動服務,旨在通過不斷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搶占未來智能家居市場新高地。
招商證券分析報告認為,AI賦能家電通過數據驅動和算法優化提升功能,將推動智能家居快速發展。艾瑞咨詢預計,2025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增至9523億元,AI技術應用于2022年至2025年整體滲透率突破50%。然而,在技術快速進步的同時,如何將研發優勢轉化為廣泛的市場應用和產業協同效應,仍是行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柳江告訴記者,“中國已躋身全球人工智能研發第一梯隊,核心產業規模接近6000億元,備案AI大模型達197個。在研發端,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技術處于快速追趕并局部領先的階段,大模型等關鍵技術不斷發展,人工智能專利數量全球領先,展現出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在應用端,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在眾多領域開始應用,但整體還未達到全面深度融合和普及的程度,仍有較大提升和拓展空間。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認為,智慧家庭領域大模型是支撐傳統智能家電和家居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能夠催生出家庭服務型機器人等新質消費品產業,從而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形成十萬億元以上的新增長點。但目前行業數據建設依然面臨采集成本高、跨域融合難、訓練數據少等堵點。為了解決斷點堵點問題,應培育數據采集產業,構建智慧家庭大模型多元統一的數據源,還需構建國家級數據仿真平臺和訓練場。
在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看來,企業需在算力提升上持續發力,一方面可以通過自建或合作共建高性能計算中心,提升硬件算力水平;另一方面,優化算法設計,提高算力使用效率。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