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提起去污產品,大家的印象往往是擺在洗衣機旁的瓶瓶罐罐。但近來,越來越多品牌開始推出便攜式去漬筆,打造出一款能裝進口袋的“去污神器”。業內專家表示,品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挖掘去污產品更多細分用途,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價值,是近幾年行業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記者注意到,電商平臺數據顯示,7天統計周期內,就有數萬名消費者瀏覽去漬筆。某品牌銷售人員向記者透露,該品牌熱銷款去漬筆單月銷量最高超過5萬件。日前,某電商平臺發布家用清潔品消費數據,今年以來,截至5月12日,在家用清潔品成交量同比增速排行中,去漬筆以同比增長92%排名第一。
如此熱銷,去漬筆到底是誰在買?“上周出差時,襯衫袖口沾了紅酒漬,幸虧隨身帶了去漬筆,當場就處理干凈了。”在北京工作的白領林女士告訴記者,從去年冬天開始,她的包里就常備一支去漬筆,滿足“應急去污”需求是她回購的主要原因。
如林女士所說,即時去污正是去漬筆的價值所在。對于具體應用場景,各品牌均在商品詳情中介紹了使用場景——方便消費者在辦公、出差、運動時對污漬進行及時處理。
不過,去漬筆熱銷也暴露出一些問題。記者在電商平臺上看到,去漬筆產品種類繁多,從汰漬、獅王、立白、納愛斯、綠傘、凈獅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到一些不知名的白牌均有售賣,單支價格在3元至60元不等。從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上的留言反饋來看,產品去污效果仍是消費者最關注的點,但品牌不同,去污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林女士坦言,她買過五六個品牌的產品,并非所有去漬筆都能跟污漬“動真格”。
“去漬筆的核心成分通常包括表面活性劑、酶制劑等,這些成分單獨或結合產生特定作用,分解溶解污漬,實現污漬去除。而針對不同污漬,去漬筆也會在配方上有差異,所以現階段去漬筆還不能‘一筆走天下’。”立白方面告訴記者,“如去除咖啡漬、茶漬需要氧化還原劑,去除油漬則需要表面活性劑,消費者可以在購買時留意各品牌的商品說明,針對使用場景中存在的特定污漬類型選擇去漬筆。”
此外,記者了解到,相比傳統洗衣液,去漬筆品牌在設計配方時需要控制溶劑類原料的用量或者種類,避免在去污時損傷衣物纖維,還需滿足去漬后衣物快干、無水漬殘留的需求,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國家或行業標準。“當前企業主要執行內部標準,監管主要依賴于日化產品通用標準,因此可能存在部分去漬筆有效成分過少導致去污力不足的現象。”納愛斯方面告訴記者,去漬筆在配方研發上“門道”很多。
“去漬筆熱銷的背后是洗滌行業消費升級背景下需求細分與技術創新共振的縮影。”在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看來,隨著消費認知提升,消費者需求正在從洗得凈向洗得快、洗得方便轉變。“洗滌產品用途‘專業化’和‘場景化’趨勢明顯。對比傳統洗衣液,去漬筆方便攜帶、見效快的特性精準迎合了25歲至45歲消費群體的即時去污需求,甚至可以在多人使用場景下為消費者提供社交價值,因此復購率較高。”楊懷玉表示。
談及未來技術創新方向,多位受訪者均認為,如何讓去漬筆能夠同時應對更多的污漬、適用更多特殊布料是首要方向,同時,讓筆頭等部件更便攜,原料及包裝更綠色也是重點方向。
“目前,我國去漬筆行業發展仍在初級階段,一線城市滲透率遠超二三線城市,發展潛力很大。從品牌角度看,國際品牌仍然占據高端市場,本土品牌依靠性價比搶占市場份額,且同質化嚴重,未來仍需靠技術創新培養消費者品牌忠誠度。”納愛斯方面指出。(記者 劉 元)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