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25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白酒市場庫存繼續呈現上升趨勢,節假日消費量同比逐年下滑,婚慶壽宴和家庭獨酌成為穩定消費場景。與此同時,消費人群結構加速裂變,年輕化需求迅速崛起,香型偏好向多元細分轉變。
《報告》顯示,近六成的企業利潤率有所減少,超四成經銷商、零售商表示面臨現金流壓力;部分經銷商庫存周期延長,市場價格倒掛現象普遍,這使得經銷商資金周轉困難。
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振國介紹說,2024年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年報顯示,這20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貨達到1683.89億元,同比增加192.9億元,其中13家企業存貨集體增長。對比2022年、2023年的數據,白酒企業庫存呈現出持續上升的態勢。
《報告》顯示,在白酒庫存高企、價格倒掛等壓力下,今年上半年批發價整體表現較弱。其中,800元至1500元價格帶倒掛最為嚴重,500元至800元價格帶產品生存最為困難,主銷價格帶由300元至500元向100元至300元下沉。
在行業庫存不斷增加的同時,白酒消費場景的結構性遷移正在加速。宴請及送禮需求急劇減少,節假日消費量同比逐年下滑,婚慶壽宴和家庭獨酌成為穩定消費場景。
人群結構裂變加速需求分化,年輕化需求崛起,在“年輕人群代際遷移+消費主權覺醒”的背景下,消費需求從量的滿足轉向質的追求,導致風格偏好分化,香型需求轉向多元細分。低度化、利口化推動產品創新,差異化特色香型、風味布局的趨勢明顯。
在行業調整期,白酒企業也在尋求更多元化的渠道布局,試圖抓住消費新增量。《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大部分酒企直營業務占比有所提升,近四成酒企線上業務穩步提升,34.9%的企業看好即時零售。
今年60%以上的白酒企業已布局或正在拓展海外市場,目前白酒出海的目的地以亞太地區為主。未來,白酒行業需要打造符合國外消費習慣和價值認同的產品,也需要適應本土化消費場景的創新,以及本土化生產、灌裝和渠道的融合,以文化驅動展示中國白酒的魅力。
《報告》指出,今年將是我國酒業穿越周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既要在宏觀政策導向與市場結構演變中校準航向,更要順趨勢而動,以主動轉型構筑差異化競爭優勢,在品類創新、渠道變革、價值重塑中開辟新賽道。(孟剛)
轉自:中國消費者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