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規模召回暴露安全問題 充電寶行業安全標準或加速完善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17





      “麻煩您也幫我看一下,我的充電寶符合標準嗎?能帶上飛機嗎?”6月29日,在浙江省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一位旅客在安檢前向工作人員詢問道。根據民航局要求,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已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記者在機場內看到,有不少旅客在問詢處排隊咨詢。為方便旅客提前檢驗,工作人員會為攜帶有3C認證且不在召回行列的合規充電寶貼上綠色貼紙,表明安檢通過。


      此前僅一周,羅馬仕剛剛宣布召回部分充電寶產品。據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統計,其需召回的充電寶產品共計491745臺,原因是“部分產品在極端場景下可能存在燃燒風險”。


      繼羅馬仕之后,充電寶品牌安克創新也發布了旗下充電寶產品的召回公告,其召回原因與羅馬仕相同,在中國市場的召回數量為71.3萬臺。這是國內有史以來召回缺陷充電寶產品數量最多的一次。


      產品雖被召回,后續影響卻不止于此。充電寶為何會頻繁出現安全問題?此次事件將推動行業走向何方?


      充電寶為何會自燃?電芯是關鍵


      充電寶主要由電芯、電路板和外殼三部分組成。電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充電電池,是充電寶的核心。目前充電寶使用的電芯主要是鋰電池。根據國家規定,正規上市的充電寶必須取得3C強制認證。


      此次召回事件使得廣大消費者紛紛開始擔憂充電寶安全隱患。消費者小貍(化名)是一名大一學生,事件發生前正準備購買一臺新的充電寶,羅馬仕品牌在他的考慮范圍內。“之前我想羅馬仕畢竟是大品牌,但看到新聞后,我立馬就選擇了一個比較小眾的品牌。”他向記者表示。


      這并非是充電寶第一次因質量問題引發消費者擔憂。今年以來,因旅客攜帶充電寶等鋰電池產品危及飛機航行類事件頻頻發生。據報道,6月13日,在舟山飛往揭陽的某航班上,一旅客攜帶的充電寶冒煙,乘客接力傳遞瓶裝水協助滅火;5月31日,在杭州飛往深圳的某航班上,一旅客攜帶的相機電池、充電寶出現冒煙情況,航班起飛15分鐘后返航降落。更早前的3月20日,在杭州飛往香港的某航班上,飛機因發生起火事件迫降。根據初步調查,該事故也是由充電寶的熱失控引發。


      深圳及物智能有限公司負責人許國龍告訴記者,為確保所選用的電池質量可靠、性能穩定,工廠會選擇通過3C認證體系的電池供應商。組裝完成后,工廠內部會對電池做500次充放電循環測試、高低溫使用環境測試、跌落測試、搖擺測試和USB接口48小時鹽霧測試等。


      充電寶在什么情況下容易過熱甚至自燃呢?


      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專業在讀博士研究生小秋(化名)告訴記者,鋰電池能量密度通常大于或等于200Wh/kg,遠高于其他常見鉛酸電池、鎳氫電池,充放電效率高,且工作電壓高,充電后放置電量損失慢。“但也是由于其材料特性——有機電解質沸點低且易燃,正負極材料不穩定,因此在電池發生物理損傷、過度充放電或處于惡劣環境時,電池會放熱、燃燒,最終產生爆炸。”他強調。


      從內部因素看,不合格的電芯和電路板都有可能引發充電寶自燃甚至爆炸。“當電芯里有大量雜質的時候,在某種層面上可以認為充電電極的電阻會更大。在相同的電壓下,如果使用的電芯質量不好,可能會導致電池異常發熱。另外,隨著電池的使用年限變長,充電寶內部用于充電的材質發生相應變化,導致電容量變小,因此在老化的過程中,發熱情況可能會增加。當然,材質越好的電芯老化得越慢。”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徐鵬表示。


      此次召回事件中,羅馬仕與安克創新均為充電寶頭部品牌,兩家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其召回產品的原因均是“電芯存在安全風險”。安克創新在公告中補充,公司采用的是“某供應商”部分批次的行業通用電芯,但該供應商未經安克創新同意,私自變更了原材料。


      記者從一位從事3C消費品制造行業多年的企業負責人處了解到,此次事件與頭部供應商私自變更電芯原材料脫不開關系。“幾個品牌同時大批量召回,正常來說,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出現,他們的品控能力都是很強的。只是這次他們同時都采用了一家美國公司——安普瑞斯供應的電池。”


      經查詢,安普瑞斯由美國Amprius全資子公司和無錫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于2014年共同出資組建,主要從事消費類鋰離子電池及其部件的生產銷售等業務。此前,安普瑞斯曾向多家充電寶品牌供貨,包括安克創新、羅馬仕、綠聯、倍思、麥多多等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品牌。


      6月27日,記者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查閱的信息顯示,知名電池供應商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的多個相關電池及電芯產品3C認證證書處于“暫停”狀態。此外,羅馬仕、安克創新、倍思、綠聯等充電寶品牌的多個3C認證證書被暫停。


      另一名能源領域的業內人士公先生(化名)告訴記者:“目前,能同時滿足高能量密度、快充和輕薄便攜要求的鋰電池供應商不多。而當前新能源行業整體高度內卷,可謂‘冰火兩重天’,效益好的工廠天天趕工,效益不好的廠甚至只開一條生產線。電芯又是充電寶最主要的硬件成本支出項,占比一般在50%以上,價格戰下,在這方面偷工減料,行業更易形成惡性循環。”


      對于此次存在安全隱患的充電寶產品,上述兩家公司均已發起召回,消費者陸續進行退貨退款。


      同時記者發現,一張名為“電源類產品采用的安普瑞斯電池”的表格截圖被廣泛傳播,許多消費者紛紛對照圖中列出的品牌排查自己的充電寶甚至將其當作“避雷”依據。


      雖然該表格更新日期是2024年10月,參考價值有待商榷,但反映了目前消費者對于充電寶的普遍焦慮心態。


      小貍對記者說:“這樣一來,現在還有什么產品是安全的啊?我感覺好像用什么都不太安全了。”另有消費者和從業者向記者表示,安普瑞斯以一己之力掀起了行業“大地震”。


      安全性是鋰離子電池的核心生命線


      作為充電寶制造行業從業者,許國龍建議消費者購買產品時:第一,不要貪便宜,要買有3C認證的產品;第二,不要買太大容量的充電寶,1萬毫安容量的較為合適,容量越大電池越多,對應的問題也會更多;第三,不要把充電寶放在車上,特別是高溫的地方,不要在使用充電寶的時候撥打電話。”


      許國龍認為,此次事件將會推動行業產生更高的標準;而在制造端,電池的更新換代會加速,更安全的電池比如鈉電池可能會成為行業主流,因為它不容易起火。


      關于鈉電池充電寶是否比鋰電池充電寶更安全,清華大學博士后、助理研究員傅正堂告訴記者:“相較而言,鈉離子電池熱穩定性的確會比鋰離子電池好一點,但是電池是否安全還得取決于怎么使用,二者都要基于系統工程思想,做好電池流程使用管理。”


      “至于鋰電池,我認為其會朝著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發展,其中安全性是鋰離子電池的核心生命線。未來行業可能會依托電池管理系統(BMS),對鋰離子電池全生命周期進行系統化管理。在數字時代下,業界可以考慮運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對鋰離子電池日常充放電過程進行安全預警,在降低安全隱患的前提下提升電池效率。”傅正堂認為。


      更多關鍵問題在產品召回之后


      事件余波仍在發酵。6月26日晚間民航局發布最新通知,稱“近期多個頭部品牌充電寶廠家因電芯存在安全風險對多批次產品實施召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撤銷或暫停了多個充電寶及電池芯廠家的3C認證,上述情況表明旅客隨身攜帶的充電寶存在安全質量隱患,給民航安全運行帶來的風險持續增大”,因此將于6月28日實施新規,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


      安全無小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充電寶生產和消費國,2024年市場規模達到10.4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30%以上。目前,這一危機或將成為充電寶行業加速完善的契機,行業安全標準與國家監管升級的信號愈發明顯。


      6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公開征集《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范》這一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的意見。而此前5月份,應急管理部批準《鋰離子電池生產安全規范》行業標準正式發布。該標準由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牽頭,規定了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在建筑、設施、工藝、場所、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生產要求,明確了鋰離子電池生產安全的規范。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則發布了關于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程序調整的通知。通知指出,自2025年5月6日(含)起認證模式統一調整為“型式試驗+初始工廠檢查+獲證后監督”。其中最為重要的變化是:型式試驗樣品由原來“企業送樣”調整為“生產現場抽樣”。


      行業內部也意識到了“內卷之下沒有贏家”。6月26日,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發布《電池行業反惡意競爭倡議書》,指出“價格戰”絕非電池行業發展出路,“以價換量”不能創造行業未來,倡導行業企業保障產品質量和安全底線,加強技術創新核心競爭力,以優質技術、產品、質量爭取市場地位。


      共享充電寶品牌倍斯特創始人潘良春在移動電源領域從業近30年,他認為,從長期來看,這場風波將引發行業的新一輪洗牌,在要求更嚴格的國標之下,忽略品質、規模較小的商家或將出局。未來移動電源行業需通過供應鏈規范化、監管強化及企業自律,推動行業從“價格競爭”向“品質競爭”轉型,從而重塑市場信任。(趙 曦 唐 瑞)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