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規模、不斷升級的內需市場仍是紡織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定盤星"
近日,中國紡聯產業經濟研究院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紡織行業運行態勢基本平穩,出口在重壓之下保持增長,發展韌性得到鞏固和釋放。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紡織業、化纖業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7.8%和86%,高于同期全國工業產能利用水平,行業生產形勢總體較為平穩。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1.5個百分點。產業鏈多數環節生產形勢平穩,毛紡織、麻紡織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實現兩位數較好增長,化纖、長絲織造、產業用紡織品等子行業生產增速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在國家統計局統計的15個紡織主要大類產品中有9類產品產量同比實現增長。
內銷方面,國家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扎實推進,我國居民衣著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市場供給不斷優化,帶動紡織品服裝內銷實現溫和增長。上半年,我國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同比增長2.1%,增速較一季度加快0.9個百分點;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1%,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1.8個百分點;網上穿類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4%,增速高于今年一季度1.5個百分點。國潮國風、健康紡織、綠色低碳等領域消費煥發活力,相關品類銷售規模穩居主要電商平臺第一梯隊;直播電商等業態模式持續激活消費,"6·18"等網購促銷活動靠前發力,均帶動紡織服裝線上線下銷售同步增長。
出口方面,我國紡織外貿企業立足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和國際化布局優勢,迅速調整業務布局,響應外部環境變化,著力化解外貿風險。上半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1439.8億美元,同比增長0.8%。出口產品中,化纖短纖、紡織紗線、織物等中間品出口增勢良好,帶動上半年紡織品出口金額達到705.2億美元,同比增長1.8%;但受海外需求相對疲弱以及美關稅政策影響,我國服裝出口壓力加大,上半年出口金額為734.6億美元,同比減少0.2%。主要出口市場中,我國對美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較快回落,上半年出口額同比減少5.3%;外貿企業積極拓展多元化市場布局,對歐盟及英國、韓國、加拿大、巴基斯坦、智利、尼日利亞等貿易伙伴出口實現良好增長。
投資方面,在國家"兩重""兩新"政策支持下,今年以來行業骨干企業加快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技術改造升級,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在上年較高基數基礎上仍然延續穩中有升的增長態勢。上半年,我國紡織業、服裝業和化纖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不含農戶)同比分別增長14.5%、27%和10.6%,增速較上年同期分別加快0.2、13和4.2個百分點,其中紡織業、服裝業投資增速較一季度繼續分別加快1和4.1個百分點。
經營質效方面,上半年,全國3.8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營業收入同比減少3%;利潤總額同比減少9.4%。產業鏈各主要環節效益表現有所分化,長絲織造、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營業收入保持增長,棉紡織、針織行業利潤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麻紡織、家用紡織品行業利潤降幅逐步收窄,化纖、印染、服裝等子行業效益修復依然承壓。同期,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3%,較上年同期回落0.2百分點;受庫存波動上升等因素影響,規模以上企業總資產周轉率、產成品周轉率同比分別放緩5.5%和4.8%;三費比例為6.6%,略高于上年同期0.1個百分點。
據中國紡聯產業經濟研究院分析,下半年,紡織行業發展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保持平穩運行面臨諸多挑戰,超大規模、不斷升級的內需市場仍將是紡織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定盤星"。紡織服裝線上線下多場景、多模式消費更新,文化娛樂、醫療健康、綠色低碳等消費熱點與行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深度融合,有望從需求端發力牽引行業供給體系的加速升級。(記者 何可)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