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克強總理在天津考察工作時來到一家知名自行車企業的體驗店。他表示,愿為中國自行車做廣告,更愿為“中國制造”智能升級“站臺”。
作為較早得到普及的工業產品,自行車在社會生活中曾發揮過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自行車行業卻遭遇尷尬,居家“三大件”之一的輝煌早已遠去,代步工具的功能也逐步被汽車和電動自行車所取代。“英雄”失去用武之地,如果裹足不前、不去主動適應新環境,行業存在的必要性就有可能被打上問號。
但隨著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的變革,自行車騎行低碳、健康環保的產品特質已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的希望所在。思路一變天地寬,中國自行車行業緊緊抓住建設生態文明、推進新型城鎮化和促進消費品升級等契機,重塑自身形象,并通過宣傳騎行文化等方式厚植行業發展后勁。
如今,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證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創新供給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正顯著上升。中國人口多、市場大,決定了像自行車這樣的行業既有巨大的增長壓力,也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要讓更多的“中國制造”邁上新高度、踏上新征程,需要更多人為其加油鼓勁、站臺助威。當然,最根本的還是要靠行業苦練內功,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品質上繼續提升,在品種上做深做細,在品牌上不斷升級,推動產品結構加快向更優形態演進。唯有如此,方能收獲燦爛明天。(作者:楊開新)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