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隨著健康意識提高,人們對水的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因此催火了凈水器。在家電產品持續疲弱下,凈水器卻日益火爆。不過,普及率低的尷尬始終困擾著凈水器行業。
凈水產品異軍突起,成為家電市場增長的新引擎,其潛力是毋庸置疑的。但相比發達國家70%以上的普及率,我國只有5%左右,差距相當之大。凈水器發展這么多年,普及率卻始終低位徘徊,有著多方面問題。
國內凈水器行業發展起步較晚,相關的標準不完善,缺乏必要的監管。市場魚龍混雜,產品良莠不齊,且常常拿一些概念頻繁炒作,如“生態水”、“活化水”等,消費者難以辨別。
通常,消費者在選擇凈水器的決定因素中,品牌和價格是放在首位的。而目前國內已有的凈水器品牌超過4000家,絕大部分由中小企業生產,市場集中度低。
不僅如此,由于凈水器是家電領域僅剩的兩塊蛋糕之一,每年新增的凈水器企業還在不斷上升,很多都是沒有衛生批件的企業,結果造成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在2015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對27家凈水器企業抽檢中,不合格的企業占比接近一半,多達13家。產品質量問題,已是凈水器市場發展的一大阻礙。
產品質量問題,還表現在凈水技術相對落后,真正有獨立研發能力、掌握核心制造技術的企業屈指可數,而國外凈水器品牌凈水技術領先起碼30年。
另外,售后服務滯后同樣是我國凈水器市場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因為凈水器不像其他家電,可以做到一次銷售,用戶在使用過程,需要定期更換濾芯,才能避免二次污染。這就需要廠商有著良好的售后服務,目前大部分國內廠商還達不到要求。
消費者對凈水產品認知不足,也是普及率低的原因之一。由于對凈水器了解不足,在購買時往往過分關注品牌和價格,而忽略后期使用保養問題,使用過后滿意度偏低,認為凈水器作用不大。
隨著消費者對凈水器的了解增加,對凈水器的需求將進一步得到釋放。未來,凈水器行業需要朝著技術化、集中化、專業化、品牌化發展,統一質量標準,才能擺脫有潛力無市場的尷尬局面。(程野)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