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彩電商觸網銷量增 軟硬結合促拐點


    作者:陳菲    時間:2016-08-31





      如今的科技圈,“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是最流行的話語,在智能應用崛起的時代,智能電視的出現打破了看直播存在時差的局面,“互聯網化”“智能化”“定制化”的智能電視擺脫了傳統有線電視只能實時觀看內容的桎梏,成為當今電視市場的主流。有研究報告預計,今年國內智能電視的滲透率將超過90%,電視智能化的變革基本達成。


      智能電視銷量暴增


      2016年的中國平板電視市場,韓系廠商呈現領跑態勢,以TCL、創維、海信等為首的國產廠商則領跑第二陣營。從廠商發布的數據看,看,今年7月,創維4K智能電視產品中國市場銷售量達23.8萬臺,同比大幅增長56%;TCL智能網絡電視銷量為90.9萬臺,同比大增144.8%。此外,海信排名較為穩定,互聯網電視品牌在第二季度占比也略有下滑。種種數據都表明,近年來傳統電視加速布局智能互聯網電視,強化內容和生態的舉措開始顯現效果。


      有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智能電視的銷量僅1090萬臺,隨著智能電視軟硬件技術的逐步成熟和普及,生產門檻的降低,智能電視也漸漸被大眾所接受。2015年,智能電視的銷量已經達到4055萬臺,預計2016年將超過6000萬臺。


      總體而言,國內智能電視市場仍然以傳統電視品牌為核心力量,互聯網企業的入局為智能電視產品的革新帶來了新的思維模式。現在,傳統電視企業開始紛紛投入互聯網公司的懷抱,例如,TCL與樂視的合作,以及康佳與微鯨的攜手,而海信最新的智能電視也和愛奇藝、騰訊都存在著合作關系。


      傳統電視廠商多方發力


      過去幾年,樂視小米等搶先發力互聯網智能電視,獲得市場先機,但與此同時,其存在的售后服務不足、代工生產技術水平差、線下渠道不完善等也被消費者詬病。據統計,在購買互聯網電視的用戶中,有近40%的用戶擔憂互聯網電視的質量問題。這不僅是因為互聯網電視價格比傳統彩電價格低太多的原因,也由于用戶對互聯網公司轉行做電視存在著不信任感。


      面對競爭白熱化和市場需求疲軟的國內液晶電視市場,不少企業認識到價格戰無法持久。因此,越來越多傳統彩電廠商憑借技術優勢強勢進攻互聯網電視領域,并在內容、生態建設、海外市場整合等方面頻頻發力,取得一定的主動權。


      例如,今年3月,海信“世界觀”系列ULED超畫質電視MU7000首次發布,并在全球67個國家同步上市銷售,拉開我國彩電在全球市場正面進攻的序幕。而在歐洲杯決賽前夕,海信又在韓國推出首款4K超短焦激光影院電視,這也是繼ULED電視之后再次以中國原創激光技術征戰全球。據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HIS的監測數據顯示,繼2015年躋身全球三強,2016年一季度,海信再度穩居全球三強。


      業內人士表示,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全球電視業由中、日、韓三國主導,現在已經漸漸變成中國與韓國之間的較量。但是我國與韓國依然存在較大差距,無論是在銷售量和完善產業鏈方面。韓國企業是全球布局,我國企業仍然以國內市場為主,在產品方面,中國目前以中端產品為主,而韓國則以高端市場為主。


      彩電業拐點顯現


      彩電業已經進入發展拐點,或觸底反彈,結束此前持續幾年的低迷狀態,而互聯網思維對彩電業的顛覆作用也將從表及里。未來彩電業的關鍵詞將從價格戰轉向內容、智能、4K、定制化等品質化,軟硬件結合真正成為行業主旋律。


      首先,平板電視市場競爭將持續激烈,不僅如此,互聯網電視品牌存貨壓力也不小。互聯網電視目前被大眾所喜愛,其豐富的在線內容,較為完整的服務以及出眾的性價比是大多數用戶青睞的原因,形成了與傳統電視品牌相互競爭的局面。但是隨著傳統廠商的全面布局,線上服務的不斷完善,其在互聯網智能電視領域正后來居上。同時,售后服務也是互聯網電視品牌的軟肋,在這一點上,傳統廠商必然優勢更大。


      其次,4K電視將逐漸成為主流。近年來上市的電視新品,大部分都具備4K超高清分辨率。在1080P之后,4K電視有望成為未來的主流。目前,雖然不少產品都具備4K顯示技術,但是在內容方面還沒有跟上。隨著帶寬的改進,未來觀看4K內容將變得更加簡單。(陳菲)

    來源:通信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